陆云薇高兴得在母亲脸上狠狠的亲了一口。
“谢谢娘亲,我就知道娘亲最好了。”
又转向店小二问道:“小二哥,这粗白布咱们卖的?”
“粗白布便宜着呢小姑娘,十文一尺。您二位要不要来点?拿回家不管做什么都可以,洗脸,滤豆渣。都用得上。放上个十年八年的也不会烂。不买白不买咯。这价钱便宜得跟捡似的。”
十文一尺布,还真便宜。就像店小二说的,拿回家随便怎么用都行。覃香秀每逢秋天就会做入冬的棉鞋以及来年开春家人需要穿的单鞋,鞋子里布用白布是极好的。决定也要一丈布。
母女二人商量后,让店小二量了六丈粗白布。一共六百文钱。二人如获至宝的走出卖布的铺子。
布料是买到了,还需要买点明矾才行。哪里有中药铺呢?
“爹爹,娘亲,你们知道哪里有中药铺子吗?我想买点明矾。“刚走了没几步的陆云薇又向双亲问道。
陆宏仲和覃香秀不明白女儿怎么想要买明矾了。家里也没谁生病啊。有些纳闷。
“云薇啊,你要明矾做什么用啊?这附近没有卖中药铺。正好刚和你哥说咱们出城之前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再走路。咱们要去吃饭的饭馆对面就是一家中药铺。正好顺路。”陆宏仲和女儿耐心解释着。
“爹爹,你们先别问那么多嘛。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保证你们会大开眼界的。”
陆云薇不肯说买明矾的具体用途。调皮的和家人卖起了关子。
不说就不说吧。女大不由父母做主。夫妻二人相视一笑。觉得女儿主意多,懂的东西也多。她要买就随她吧。今天钱袋子里鼓鼓的,都是女儿的功劳。她想怎么用都行。
父子俩一个拉车一个帮忙推车,覃香秀则牵着陆云薇。一家四口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到了吃饭的小馆子。
将板车在饭馆边上放好。店小二热情的招呼四人进店。为了方便看板车,陆宏仲挑了个门口的位置。几人刚坐下,店小二就就端着茶水来了。
“几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就来一个红烧豆腐,辣椒炒肘子肉,清炒苦瓜就好了。”陆宏仲说道。想着儿女难得进城一次,今日又卖了这么多蘑菇。总要点个好菜犒劳下自己一家子。
店小二又给几人倒上了茶水后,便向厨房炒菜师傅报菜名去了。
陆云薇则趁着菜还没有上桌这段时间,从母亲那里拿了些钱,按照父亲说的在饭馆对面找到了卖中药的铺子。
中药铺子没什么人,就一个郎中一个伙计。郎中坐在看诊的位置上打瞌睡,帮工的伙计则拿着鸡毛掸子刷刷这里,刷刷那里。见有人上门,伙计赶紧放下手中的鸡毛掸子,热情的迎上来。
“姑娘,您是看病呢还是抓药?”
“小哥,我不看病,也不算抓药。只想买一味药可以吗?”陆云薇浅浅一笑的问那伙计。
进药铺的人不是看病就是拿着方子抓药。伙计已经习以为常了。
只买一味药的人,他还没遇到过。自己又做不了主。于是说道:“应该是可以,不过我要问问我师父才知道。”
伙计走到看诊桌子旁边,扯着郎中的袖子喊道:“师父,师父,您老醒醒,有人来抓药了,问咱们买一味药成吗?”
郎中紧闭着双眼问:“要买哪一味药啊?”
伙计也不知道需要什么药。转头盯着陆云薇:“姑娘,你要什么药?”
“哦,要明矾。”
“师父,她要明矾。”伙计在郎中面前回答得毕恭毕敬。
“嗯,那你去卖吧。”郎中仍旧闭着眼。吩咐伙计去卖。
伙计转头对陆云薇说:“姑娘,请跟我来,咱们的明矾是五文钱一斤,姑娘需要称几斤?”
“小哥,我需要两斤,麻烦了。”陆云薇递摊开手,数了十个铜板放在柜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