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一念向阳 > 第1章 逃婚一

第1章 逃婚一

九十年代初,正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始,全国各地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尤其是被国家列入试点的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更是广纳四方贤才,大展鸿图,各显神通。

顾家湾,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却与外面热火朝天截然不同,它依然沉静而又固守着古老的时光,静静地躺在大山深处。

十八岁的顾念,在一九九七年的九月高考落榜了,正躲在房间里悲伤痛哭。

她知道,没能考上大学,她的命运,就会和村里大多数同龄的姐妹们一样,被父安排,包办着找一户人家嫁了。从此就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朝不保夕的拮据生活。沿袭着女人们一个又一个的生娃。生不出儿子,就都是女人的错。

想到这些,顾念痛苦极了。她不甘心就这样活一生,她要向命运抗争,她想逃离这样的生活,却又不知道该怎么逃,逃到哪里去。

就在顾念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痛苦挣扎迷茫无措时,父母却开始为她张罗相亲了。

这天晚上,一家人劳作一天结束后,聚在一张大四方桌上。这张桌子还是顾念的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由于有些年头了,桌面上的油漆有些斑驳了,有油渍沾染过的地方,显得有些脏。

在昏黄的灯光下,顾家十口人,(顾爷爷顾奶奶以及顾父顾母和顾家的六个子女,四个女儿,两个儿子)。大家挤在一张桌子上,每个人都埋头吃着碗里的面条,顾母手巧,一碗简单的面条,几把青菜,淋上一点猪油,洒点葱花,被她调得香喷喷的,非常好吃。当然,桌子上是没有任何其它菜的,每人就只一碗面条。就这样,能养活一家十口人,已经是非常困难又辛苦的。

还好顾爸脑子活络,一早就开始了家庭养殖业。自己养了两头母猪,每年母猪产的猪崽,就留下自己养殖,养到膘肥体壮时,再卖给那些来收购肥猪的,就这一项,在运气好的时候,收入还是可以的,基本能维持一大家子的正常开支。

顾妈妈也很勤劳,每到养蚕季,就会养很多蚕。家里各种能增加家庭经济的事,顾家父母都会去干,才让这个家的每个子女都能有书念。

顾爸还经常说,不管男孩女孩,只要能念书,考上大学,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供。

这点,顾爸还是很开明有远见的。但同时,又由于顾家以前是地主家庭,在文革中,顾家被整得有些惨。顾家大伯甚至还因此丢了性命。所以一家人都谨小慎微,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谁,又会被批斗。

在村子里,其他的贫下中农们,也总是排挤顾家,认为他们的贫穷,是因为顾家的剥削,才使他们吃不饱,穿不暖。

这样的生活状态,也养成了顾爸胆小怕事的性格,哪怕现在平了反,摘了帽,他还是不敢出啥风头。

晚饭在有些沉闷的气氛中吃到差不多时,顾妈妈对顾念说:

“念念,你已经高中毕业了,又没考上大学,年龄也合适了,我跟你爸合计着该给你找个婆家了。前几天你王婶给你大哥介绍了一个女娃子,但对方要求亲上加亲。你哥今年都二十二了,早该结婚成家了”。

顾妈妈说完,全家人都眼光齐齐的盯着顾念。

顾念脑子里轰的一声,有如被雷劈了般,她张着嘴,想要出声,可是喉咙像被卡住了一样,什么话也说不出。她呆呆的看着大家,一动不动的坐着。

顾奶奶一看急了,连忙起身来到她旁边,伸出苍老的双手,使劲的拍着顾念的后背,嘴里急迭连声的问:

“孩子,念念,你怎么啦,你可别吓奶奶啊”。

在顾家,顾奶奶最疼的孙子辈中就是顾念,她总说顾念有她年轻时的风范,

顾奶奶出身大地主家庭,从小接受过私塾先生的教育,有良好的文化休养,与顾爷爷也算是门当户对,婚后两人意趣相投,琴瑟和鸣,感情十分恩爱。生有八个孩子,四子四女。哪怕就是文革中被批斗那么惨,老两口也依然彼此陪伴,共同经历磨难。

顾念在奶奶的呼喊声里终于回过了神,她抱着奶奶,对顾爸顾妈说:

“爸,妈,我不同意。如果您们同意我复读,我还想要读书考大学,如果您们不同意,我想出去打工挣钱,减轻家里负担”。

说完,顾念眼巴巴地望着顾爸顾妈,她祈祷父母能答应她的请求。

顾爸吧嗒吧嗒地抽了两口烟,吐出浓浓的烟雾,这才开口对顾念说:

“念书,你就别念了,你后面还有几个弟弟妹妹要念呢。我说过,你要是自己考上了,爸妈无论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