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去就本王去,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一样怕死。”段少谦不屑看他。
“既然老三有头昏症,那老二你可愿前往北江?”段皓影看向段少琰。
“能为国出为,为父皇解忧儿子自愿意的,只是儿子母妃常年体弱多病,儿子怕此一去万一回不来,她会受不了失去儿子的打击。”
段少琰并不是怕死,而是他知道就算他去了北江,顺利解决了此次北江瘟疫之事,皇位也与他无关。
这些大臣表面上说谁能解决问题,就立谁为太子。
只怕到了那时又有另一套说法了,所以既然注定得不到皇位,他又何必以身犯险呢。
况且他母妃只有他一个儿子,没有任何亲人,如果他死了,那他母妃也会失去唯一的依靠。
“你们两个呢?都有什么理由?”段皓影沉着脸看向两个小儿子,如果这两个都不敢挺身而出,那么他只能将这皇位传给老七了。
“父皇,六皇弟年纪还小,又身中蛇蛊未解,儿臣愿意前往北江救百姓于水火。”段少谦一脸坚定。
“谦儿,你可要想清楚啊,北江瘟疫急猛,很可能是一去不回啊!”
段皓影闻言心里,总算有了一丝丝的欣慰。
“儿子不怕,身为皇家子弟,遇事岂能畏惧生命而退缩。”段少谦坚定地回。
“好,这才是我北墨皇子该有的风范。”
“而后看向李霖,扶朕上朝。”
“是。”一群大臣浩浩荡荡,从养心殿随着段皓影去往金銮殿。
段浩影虽说体弱,但还是挡不住他的雄风,一甩长袖威风凛凛的坐下。
众臣立马上前行朝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
段皓影看了一眼朝堂:“秦王今日怎么还没来??”
“回陛下,老奴听说,秦王妃昨时为众大臣研制解药累晕倒了。”李霖忙回话。
“什么?云沐晕倒了?可有让御医前去秦王府。”段皓影皱了皱眉。
“呃,何太臣昨夜就去了秦王府。”李霖道。
那就好,说完立马便拿出昨晚就理好的圣旨递的李霖:“宣旨吧!”
“是,”李霖躬身应了一句后从段皓影的手中接过圣旨,开始高唱: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奉太上皇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桃行庆,端在元良。
五子少谦,天资聪颖,有勇有谋,赶于勇往直前,不惧生死,现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钦此!”
段皓影这立储圣旨一出,众臣皆惊,还没有立功就………
宣平侯慕容清第一个站了出来:“陛下谦王还没有立功,怎能直接立为皇太子,还请皇上三思啊!”
“请陛下三思!”段少恒的死党和慕王两家人纷纷都站了出来,段少恒此时后悔不已,早知父皇来这么一出,他刚刚就不该找借口,强忍着自己站出来的冲动。
段皓轩脸色铁青地瞪着这些大臣:“怎么回事?刚刚是你们口口声声向朕提议,谁愿意前往北江,就立谁为太子,怎么?现在又想反悔?”
宣平侯立即跪了下来:“臣不敢。”
“不敢,朕看你敢得很!”出尔反尔的东西,段皓影手下意识找了一下,要是手边有东西,肯定会第一个朝着宣平侯砸去。毣趣阅
他铁青着脸:“谦王有勇有谋,仁心仁德,爱国爱将乃帝王之才,如何不能成为皇太子?”
“陛下,虽说谦王有勇有谋,可北江瘟疫之事未解,他也没有立功,臣认为等谦王解决了瘟疫之事,立了功劳在当这个太子,才能名正言顺。”宣平侯爷继续道。
臣认同宣平侯的看法。
臣亦然。
臣等亦然。
段皓影就差被这一群大臣气死。
他自然是明白等段少谦抗疫归来,在立皇储更容易堵住这群大臣的嘴,可他生命等不及了。
“谁说少谦没有功劳。”正当段皓影被气得头疼之际,段皓轩的声音金銮殿外传来。
“秦王殿下何出此言?谦王殿下立了何功劳?”宣平侯直视着段浩轩。
“南凌国之战不是他的功劳?难道是你的吗?”段浩轩冷漠地回了宣平侯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