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知根知底。
即便此时才子们群情激涌,可李少安自然神色坦然,没透露出一丝胆怯……
这也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伴随着时节发展,画舟上的才子率先开口道:“好了,我们也没心情和你在这浪费时间,三局两胜即可,索性你与吾等各出一词,所两次都未能决出胜负,最后将由石先生来主题,如此你意下如何啊?”
“既然你们都不怕,那本公子还有什么好担心,开始吧……”
李少安思来想去,憋出了一句话道。
“呵,空口白牙,又有何用?看谁能先到最后吧!”说着,一才子挺起腰板,直面说道:“今晚良宵美景,人声鼎沸,那这第一比首先就以人为题吧!”
待话音刚落,他冷冽着嘴,脸上不经意闪过一抹狡黠的笑意,还有些许自得?
从古自从,以人为题的诗寥寥无几。
毕竟能写此诗的,除了赞美以外,大多数都是讽刺时事,还有抨击当朝统治的黑暗,为平民百姓而叫屈的。
而现在可是太平盛世!
你若想造出此诗,单单是赞美,就显得太单调,太平常不过了。
剩下的,就唯有只能选择后者了……
同时,当其余的才子听到这么古怪严苛的要求后,顿时是煞白了脸,手脚也不禁抽了两抽。
真是好家伙,你想为难人家没问题。
但别把自己带进去啊。
如此一来,你让所有人怎么作诗?是冒着大不敬,冒着砍头的风险吗?况且大家只想争口气,不想损命,你这么一搞,所有人才子人心惶惶,哪敢吐半个字?
另外,至于李少安听了后,也是微微皱了皱眉,脸色由放松变得凝重起来……
可奈何人少人多,差距就显现出来。
此时此刻,一道声音将至,画舟内外的目光齐聚于此人身上,只见其紧咬牙关,脸色坚定道:“我来,不就是以人为题嘛,洒洒水啦……
接着,他转了一圈,拱手乞求道:“请诸位兄台和石先生一定要帮我作证,这只是在题诗相比,并无言外之意和暗讽!”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随后,当诗句落地,此名文人又张开口,耐心地解释了一遍含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可普天之下,却没有一处荒废不种的田地,但劳苦农民,仍然是要饿死。”
“至于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
紧随其后的,是在场之人,不管有文化或者是没文化,皆能从诗句中,读懂内容的含义了。
因为这首诗词,实在是太通俗易懂!
其的含义,就附着在字面上,甚至都不用过多解读。
但却没有人敢大声……
尽管诗的内容字字不离农民,但与词相关的,却是官府税收和征敛的粗暴。
随后,在众人的目光汇聚下,那名才子把汗水一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