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打起了编史文献的主意。”
“呵呵。”
“数来数去,臭小子也就仅剩下了这一条路,朕吩咐你办的事,妥当了么?”天子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于屡屡走在他那个聪颖儿子之前感到了十足的愉悦。
听到这话,蹇硕点了点头,恭敬地说道:“请陛下放心,燕王殿下绝无可能从太史令编撰的文献中找到任何有关于建宁年间的只字片语。”
“很好。”天子满意地一笑,旋即,却又皱起了眉头,带着些许担忧叮嘱道:“对那臭小子来说,这终归是一桩隐患....蹇硕,传令下去,叫三法司结案。“
蹇硕张了张嘴,惊讶之余,他迅速回过了神,低头应道:“诺,陛下。”
就在另外一边,跟那群太监们打探到的消息半差不差,刘协的确带着赵云二人风风火火地赶来了太常府。
得亏他近些日子频繁抛头露面的缘故,守在府外的几名杂役仅是打眼一瞧,便纷纷朝刘协拱手作揖,二话不说就将一行人迎入了府衙大院。
作为主掌祭祀礼仪、太学筛选、编撰史献的衙门,说白了,太常府哪怕贵为九卿之一,声望极高,但却着实没啥油水。
这其中的大部分官吏,要么是自视甚高的酸臭儒生,要么,就是一些久不得志的落魄士子。
当然,凡事皆有例外。
故此,这块地界也被好事者美其名曰冠以朝廷难得的清贵之地。
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太常府,还是他们下辖的太史令,都是刘协最不愿意接触的部门。
然而好巧不巧,一行人不过堪堪入府,迎面就让他们撞上了一位熟人。
“燕...燕王殿下?”
估摸着没想到竟然能在这里见到刘协,那人稍作一愣,赶忙行了一礼,脸上满是古怪之色。
“杨修?”
原来,这人正是当年刘协被长皇子拉去寝宫参加诗会时偶然相交的杨家嫡长子,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