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以打到丑国去的远程导弹。”
子任同志和翔宇同志对视一眼,都是充满了不解和诧异。
“如果从京师到华盛顿,跨过太平洋,直线距离大约在一万四千公里左右,”翔宇同志道:“如果穿过亚欧大陆和大西洋,要到华盛顿,直线距离则超过一万五千公里。”
“这个项目,我的打算是坐落在哈尔滨。”
“如果在哈尔滨,距离是会缩短一些,但到丑国仍然有一万公里的路程,还是遥不可及啊。”翔宇同志沉声道。
子任同志缓缓开口:“如果我们能够制造出可以打到丑国的武器,那就意味着这场战争,将会是一场公平的战争。”
“是这么说没错。”翔宇同志点头道。
“他丑国敢这么嚣张跋扈的开着飞机到我华夏边境侵扰,仰仗的不就是我华夏没办法把战火引到他丑国本土嘛!现在好了,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把战火烧到他丑国本土,我看啊,他的战机连三八线也不敢过!”
子任同志说着,语气中颇有几分愤慨。
当然,这每一句话之间,更多的是畅想,是假如,是倘若可以……
但很显然,这么远的洲际打击能力。
别说华夏,恐怕对于丑国和沙苏来说,都是一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啊,”子任同志沉声道:“这种超过一万公里的导弹,别说我们,据我的了解,就连沙苏现在也还没有,知寒你说的这个项目,有可能实现吗。”
叶知寒道:“是的,洲际导弹和火箭项目,现在沙苏和丑国仍在研制过程中,还没有成品出现。对于沙苏的进度,我不了解,但对于丑国的研制进度,我非常清楚,1945年,当第一颗原子弹在倭国炸响之后,一个运载原子弹,进行远程发射的项目就已经立项,现在虽然还没有彻底完成,但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
他如数家珍道:“不过现在丑国的项目还是超远程运载火箭的思路,真正的洲际核导弹项目,大约是在54年开始立项,但因为总体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我就将这两个项目混为一谈了。”
子任同志叹了口气,对翔宇同志说道:“你看,丑国在军工研发上面是一刻也不肯歇着,我们要想追上,大步向前走是不行的,得跑起来,而且要大步跑起来才行。”
“是啊,”翔宇同志也压力陡增:“我们是从无到有的追赶,这一路不容易,但我相信我们的人民,也相信华夏民族强大的爆发力,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到。”
叶知寒在一旁沉默不言,静静的听着。
“我们还是回到刚才的问题上,”子任同志道:“现在连丑国和沙苏都没有研制成功的项目,你能够提出来,我知道你一定是有自己的办法的。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够说服我,为什么他们还没有做到,而我们却能先做到。”
咚咚。
说话间,一道敲门声响起。
“进。”子任同志应了一声。
接着,一位青年轻轻将屋门推开一条缝,语气激动道:“父亲,朱叔有消息了!他已经与百济首相取得了联系,一些关于战场的具体情况,急需汇报。”
子任同志眉头彻底舒展开来,随后看向翔宇同志:“你先去和老朱联系,把情况记录汇总清楚,然后通知在会堂开会,该来的人一个也不能落下。”
“明白。”
翔宇同志急忙离开。
菊香书屋重新关上屋门后,子任同志点上一根烟,笑道:“我们接着讨论。”
叶知寒为难道:“前线的事情关紧,要不我先和刘院长完成验证,等您有空了之后,再向您汇报。”
“两件事都关紧,组织会议还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应该能够聊完。”
“好,那我简而言之,”叶知寒道:“丑国和沙苏研制洲际导弹的思路,都是基于德意志的v2火箭延伸出来的,属于原有工业技术的升级,属于稳扎稳打的路线,通过这个路线研制出来的洲际导弹有更加稳定的性能、弹道,以及更加准确的打击精度。”
“但我们无法走这条道路,因为工业化发展这条道路上,我们和丑苏的差距在三十到五十年,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现有的工业水平以及技术储备,走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前世,丑国提出研发洲际超远射程战略导弹项目的时候,我曾提出过三个方案,第一个方案,磁约束加速管道;第二个方案,近地弹道运载火箭;第三个方案,液\/固体推进剂工质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