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又过了几天,虽然天气冷,但是抵挡不住孩子们要出去玩的热情。双胞胎这两天发展了新的技能,自从学会写道50以后,开始教别的小伙伴们了。在征得李妙妙的同意后,把本子也带出去给小伙伴们展示怎么写,大家都在地上跟着划拉学习。
‘婶婶,郝建忠的娘又病了,这两天他都没来玩跟他哥出去捡柴去县里卖呢’这天双胞胎玩完回来吃中饭,边吃边跟李妙妙聊起自己的伙伴
‘他娘什么病啊’
‘说是咳嗽偶尔发热之类的,他娘经常生病,以前他爹在的时候家里还好,现在没收入了就只能去卖柴给他娘抓药,所以今天我们都帮着去捡柴了’
‘你们还挺团结~你想帮助你的小伙伴陆建忠吗’
‘想,婶婶你说,我要怎么做。’皓林立马抬头眼冒星星等着婶婶给出主意。
‘你悄悄跟郝建业和郝建忠说,以后捡了柴送到婶婶这来,婶婶跟他们换柴,这样婶婶不用捡柴了,他们也不用去县里那么远,对不对’李妙妙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反正以后家里也需要这些,自己不想出去捡,陆亦川也不经常在。
‘谢谢婶婶,那我一会出去玩,等他们回来就去跟他们说’
郝建业也是大孩子了,知道这是皓杨皓林的婶婶在帮助自己,家里妹妹也还小,照顾娘还得看着弟弟,要是跟建忠两人不用去县里就省下时间多捡一些在家能多待一些时间了,晚上就带着郝建忠一人背着一大捆柴火过来了。
‘婶婶,建业哥跟建忠哥来了’李妙妙在厨房做饭,皓林趴窗户上玩马车听到敲门去开大门看到哥俩就赶紧开门。
‘建业建忠来啦,吃了吗’李妙妙见两人走到厨房门口不远就停在那了
‘陆婶,我们吃过了,我带着弟弟来谢谢您的’
‘不用客气,你们送来的话正好我以后就不用出去捡柴了,你去县里换多少钱一捆’
‘婶婶一捆您给一毛钱就行’郝建业不敢多要,其实去县里都是要两毛的
‘一天送两捆,两捆五毛钱,天冷了你们可注意保暖,如果太冷就不要去了,我可不想为了给我捡柴出点什么事,到时候都来找我,你可明白’
‘陆婶,我们明白,不过不用给这么多,我们在县里换才两毛一捆的’郝建业赶紧摆了摆手
‘没事,都是乡里乡亲的,你们跟我家皓杨皓林玩的好,柴火也足量,给你就拿着。就从今天开始吧,给,我先付你四天的给你两块钱,你娘不是病了吗,拿去给她抓药吧’说着从兜里掏出两块钱塞给郝建业
‘谢谢陆婶’‘谢谢陆婶’兄弟俩赶紧道谢,又把柴火跟其他柴火放在一起,归置工整就打声招呼走了。
这边皓林皓杨把小伙伴走出去聊了几句回来关上门,那边李妙妙炒了两道菜就出锅端上来了。
‘你们知道村里谁家做豆腐吗’李妙妙跟村里人没什么来往,也不是很清楚这些
‘我知道,村尾的张奶奶家,村里人可以拿钱或者豆子去换’皓林赶紧举手回答
‘那行,明天吃完早饭咱们去换点豆腐和豆浆吃,多吃豆腐对身体好,豆浆对皮肤好’
‘好的婶婶’‘我要身体好’‘婶婶我也要皮肤好’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表达。
晚上蒸的米饭,炒了碗青笋肉片和杏鲍菇炒肉丝,还是一样把每一道菜都给孩子们介绍一遍,吃的可香。哎,孩子们都没吃过,只能慢慢的解锁这些美食了,可怜的娃们~
第二天,李妙妙带着三个孩子,双胞胎一人拿着一个盆,李妙妙带了个水壶,前头双胞胎带路,后面李妙妙牵着小皓月。
家里的位置靠近村头但是前面还有四五家的,所以往村尾走得走十分钟左右,很好走,一条大道直通的,路上大家都张望着看,四口人各个穿的跟城里人一样好的衣服,连个补丁都没有,走在村里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到张奶奶家皓林喊了几句张奶奶得到回应一家四口就进来了。
‘哎呦,陆家娃娃啊,这是亦川的媳妇吧’摸了摸双胞胎的头后就看着李妙妙
‘是的,你好,张婶,我带孩子们来换些豆腐和豆浆。我头一次来不知道咱们这是怎么换的’
‘两分钱一块儿,一碗黄豆也能换两块儿,豆浆看你拎着水壶,一壶也算你两分钱吧’李妙妙心里感叹,太合适了,但是没带黄豆,于是就掏了钱。
‘行,那我换一壶豆浆,四块豆腐’
收了钱张奶奶把水壶接过去,把豆浆装满,然后递给李妙妙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