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何婆婆看到荣华居然能在这闹市里还能静下心来读书,果然是个醉心于医术之人。不由得有些欣慰地点了点头,看来,自己的一身医术,后继有人了!
到了保安堂,荣升将人交给了这间铺面的柜手(药铺的掌柜在古代也被称为柜手),然后就带着荣华到了后堂。这是荣华第一次来到保安堂,前世自己因为一直被大伯母和祖母教诲着要做一名知礼的闺秀,不可轻易在外抛头露面,竟是一次也未到过这保安堂!
荣华粗略地打量了一番,便问道;“哥哥,咱们保安堂只是药铺?可有坐堂大夫?”
“这家保安堂是有的,整个苏州府,也就只有这一家有,其它的地方都略小,而且也只是有几个抓药的伙计。并不设坐堂大夫。”
“这是为何?”
荣升一怔,那柜手忙上前低了头道:“回小姐的话,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养着一个坐堂大夫的银两颇高,于咱们的药店的生意并无多少太大的益处。再者,这大户人家一般都有自己的府医,轻易也不会请外面的郎中看诊,而一些平民百姓们,则是多会在村子里,找些个赤脚大夫或者是铃医看病的,有时,也会专门到医馆请大夫看病,不过,这医馆里,是没有多少的药材的。”
“这医馆里没有药材,还叫医馆吗?”荣华不解道。
那手轻轻一笑,“小姐有所不知。这苏州府,一共也就只有两所医馆。而且也算不得是什么名医,而且生活过的也不甚顺心。不过这两名大夫的医术也还是不错的。只可惜了,他们不是世医,没有什么名气,所以才会开了医馆,江南府真正的名医,是不开医馆的。”
荣华听了更为好奇了!“开医馆的并非名医,而名医却不开医馆,你这话倒是让我开了眼了!还请柜手赐教。”
“不敢当!”那柜手赶忙地低了头,“回小姐,这江南府的名医,平日里都是赋闲在家的。都是世医,也就是世代行医。通常也只是给一些个高门大户看诊,一般人是请不动,也请不起的。他们收取高额诊金,只开方子,再由各府上的下人到药铺里来抓药。除了高额的诊金,偶尔还会因为一些个大宅里的私秘事儿,另得一些好处。往往一件事儿的好处,便可以让他们一年吃穿不愁了。”
荣华瞪大了眼睛,“这样也行?堂堂医者,济世为怀,竟是如此地心思龌龊?”
“小姐,您本性纯良,今日,老奴不该跟您说这个的。”那柜手有些不自在地笑了笑。
荣华却是摇了摇头,“不!与你无关!是我的心思太简单了。无论哪一行,总是会有一些个败坏德行之人的!”
何婆婆笑道:“徒儿说的不错!医者,父母心也,若是存了害人之心,只为谋取一己私利,与刽子手,又有何区别?”
------题外话------
美人们,求收藏,求各种支持呀!最近大家都没有留言的说……
第二十七章 逼垮医馆!
经过柜手的一番介绍,再加上何婆婆的一番指教荣华和荣升才明白了过来。原来,这医馆行医的大夫们,是没有多少的银钱的,自然也就不可能再开什么药铺了。而且医者们行医都是要经过朝廷三年一度的考试的。考试通过以后,才会拿到朝廷上颁发的一纸准许行医的文书。当然了,民间的医者一生只考一次就成了,若无大错,便可一生行医救人,只不过他们的行医文书与官医的行医文书是不同的。官医则是每隔三年都要大考一次的。特别是太医院里的太医,于这方面,更是严谨。
荣华听明白以后,才恍然大悟道:“医者,济世为怀,救死扶伤,却是常常会有大夫竟然是吃不上饭!”荣华的脸上闪过一抹讥笑,“这苍天何其不公!为人善者,竟是如此地落魄无依!”
“妹妹不过如此极端!不过也只是一小部分人罢了。”
荣华知道哥哥这是又在担心自己了,便转了话题道:“那若是药铺里有坐堂大夫,那大夫给药铺带来的利润,还没有支付给他的月俸高,是不是这个意思?”
那柜手点了头,“小姐所言正是!”
“哥哥,若是咱们先试着在江南府的铺子里都设上坐堂大夫呢?”
荣升还未说话,那柜手便急道:“小姐不可!您刚才不是说了,这是不划算的!这样一来,咱们岂不是在做赔本儿的买卖了?”
荣升虽未说话,可是看向荣华的眼神里,也是这个意思。
荣华却是淡淡一笑,“哥哥,咱们的确是商人,做生意的,以谋取利润为主要目的,可是咱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