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听说了,不过咱们铺子的东西好吃,还有清凉茶这样解渴的好东西。
只是差不多天气也慢慢凉了,咱们的清凉茶也就不那么管用了。”石虎也赞同道。
“虎子说的没错,等冬日来了,素菜没了,虽说差个一两串,但是来的多了自然就能数实数了。
咱们还是得想想一些新的东西留住大家才行。”文静点点头。
“那咱们得做些什么?”石大柱问道。
文静沉着思绪,没有说话。
转眼又是秋收。
“娘,我去私塾了!”文静喊了一声。
“成,你去吧,咱们能忙的过来,慢慢来,别着急!”李氏应了句。
文静第一次送餐,推着小推车来到了私塾。
“文娘子,怎么今天是你来了?”章夫子站在了门口。
“我爹和虎子回去秋收了,今年咱们没放大家回家帮忙?”文静笑道。
“去年倒是放了,但是不少孩子也没帮多少,今年是因为......
正好,我有些事想给你说说!”章夫子说道。
“什么事?”文静连忙问道。
“你现在有空吗?”突然,章夫子又想起了铺子。
“成,您说。
秋收人不多,咱们家做的也不多,都是些盖饭,能忙得过来!”文静点点头。
“是这样的,秦举人你还记得吗?
我和秦举人也算是老相识了,虽然秦举人小我好些年岁,但是我们也算是聊的来,当初在京城的时候,我们便认识了。
来了青武镇以后,他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再次科考功名。
不过这些最基本的,就是需要银钱。
我这个年纪了,自然也没再想去什么科考,只想好好照顾怀恒长大。
不过,怀恒长大以后肯定也是要走这条路的,所以也需要银钱。
秦举人倒是紧的很,咱们虽说怀恒还没多大呢,但也得想些真正的现实。
咱们都是百姓,得吃五谷,也有咱们的困难。”章夫子简单的说了说。
文静闻言,好像似乎想到了什么。
“所以您是想...”文静试探的问道。
“我打算搬去秦举人家附近,私塾也要搬到那里去。
咱们不只是要收这些孩子启蒙,还要收一些童生秀才!”章夫子开门见山的说道。
“所以夫子的意思是,是想让咱们送餐到中元街?”文静说道。
“我知道中元街离三元街是离的远,中元街在镇中心,所以想问问你们。”章夫子点点头。
“这事我也回去和家里商量商量,不过的确是远的很,来往也不方便。
而且远的紧,怕是送过去,饭菜都要凉了,真要送,还得想想办法解决才行。
否则孩子们一样吃冷饭,和家里带也没啥区别。”文静犹豫道。
“这事我也知道,所以也得先和你说一说。
估摸着下个月就得搬过去了,到时候嘉元他们也得去中元街,迟早也是要说的!”章夫子说道。
“那成,等秋收后我爹他回来了,咱们到时候再回您!”文静点点头。
回到铺子里,竟然是铺子的主人张开来了。
“张叔,你咋来了!”文静笑问。
“今天来是有事想找你们的!”张开笑了笑,显得有些难为情。
“咋了这是?有啥事你就直说!”文静说道。
“是这样的,隔壁街有个举人开了家私塾。
咱们也想让孩子给送到私塾去,但是从村子来镇上也有些时间,所以...!”张开缓缓开口。
“可咱们干的好好的,这突然咋的,这意思是不让咱们干了?”李氏有些激动。
“这私塾也是突然今年才开的,你们也知道,这要是去年没租的时候就开了,咱们也不能租出去了。”张开的妻子罗氏说道。
“可咱们...”
罗氏打断李氏,“去年咱们租的时候,也没说得租多久!
而且咱们还看在你们辛苦的份上,让你们一个月交一次租金,今年咱们也是为了孩子,不然也不舍得这八百文一个月的租金呀!”
“罢了,娘,不过咱们也得需要些时间找铺子,虽然这铺子咱们也没说一定得租多久,但我们也得下个月才能搬走。
现在还是秋收,咱们需要多一些时间!”文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