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子行的婚事,怕是要延后了。”
“陛下归天,万民同悲,时宜怎敢再讲婚事。”
“那这段日子就留在宫中陪孤吧。”
“民女尊懿旨。”
“你可不是民女,你是漼三娘的独女,广陵王未完婚的妻子,哥哥是太原郡刺史,师父是小南辰王。”
“这便是孤要你留在宫中的缘由。”
“时宜猜到了。”
太后将时宜留在宫中当成人质,以此来控制住她身后的势力。
她命令时宜写一封信给周生辰,她想让周生辰如当年一般独自入京师。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叩拜新帝,扶皇长孙上位。
时宜不愿周生辰陷入险境,思索良久,最终还是放下笔。
她决定抗旨,拒绝给周生辰写信。
见时宜不愿替她执笔,太后却故意询问时宜。
“你是怕周生辰看出你的笔迹,关心则乱,涉险入城?”
“难道你二人,真如坊间传闻一般,早有私情?”
“师父待十一个徒弟都如亲人,若今日换作我师兄或师姐写这封信,让师父辩出字迹他都会来救。”
“但若今日在场的是我师兄和师姐,也绝不会有任何一个人会这么做,让恩师涉险。”
“是心中有情,却极力掩饰,这个小南辰王果然风流啊!”
太后念在时宜的阿舅漼广救过她两次的份上,她不杀时宜,只是让侍卫将她和金嫔囚禁在一起。
“我阿爹若知你们如此对我,必将你们千刀万剐。”
“昔日高国舅,可比你爹的兵还多,最后怎么样?”
“还不是死在宫内的窄路上,就是你方才走的那条路。”
面对金嫔的怒气,元武初并不害怕。
他还是故意跟金嫔提起当年高国舅也是权势滔天,太后为了彻底铲除高氏。
于是假传圣旨骗他独自入宫。在宫内小路被一众士兵用绳索活活勒死。
戚太后这是又想故技重施,利用金嫔和时宜来设计金荣和周生辰。
时宜见金嫔一点也不上心,丝毫不像刚死了夫君的人。
金嫔心里很清楚,刘徽心里根本就没有她,那她又何必为他伤心。
时宜却觉得他们终究是拜过天地行过夫妻之礼的。
“拜天地,因为看重他是天子。行夫妻之礼,因为我想要个皇子,想做太后。”
“迟早一日东都中州,西都西州,都是我爹的。”
“到那时,你爹离死也不远了。”
“看来,我们只能有今夜的情谊了。”
太后命人关闭了中州城门,正在宫里心急如焚的等着丞相。
殊不知此刻丞相的马车已经被周生辰拦了下来。
原来在太傅谢崇病逝后,周生辰知道京中势力失衡会有大事发生,就一直守在寿阳静观京中变数。
但是同样令周生辰意外的是,他千防万防还是错过了营救刘徽的最佳时机,这也让他懊悔不已。
墙头草丞相看到周生辰后立马变了一副嘴脸,立刻交代了太后毒害皇帝妄图拥立假皇子登基,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还苦苦声称自己是被太后胁迫身不由己,让周生辰放过他。
周生辰既已知晓了宫内一切变化,既然太后想要扶持假皇孙登基来把持朝政,那他便来个将计就计。
“既然她想要新帝登基,那你帮她完成此事。”
“啊,这,让一个不存在的皇子登基?”
“对,你还记得刘元是怎么伏法的吧。”
“当然,当然。”
“一切按照我说的去做,不要有其他任何想法。否则你将是第一个为陛下殉葬的人。”
交代完事情,夜里周生辰一个人来到湖边放河灯祭奠刘徽。
“皇叔为父皇守疆土多年,受累了。”
“我是你皇叔,你对我来说比皇位更重要。”
“都是皇叔不好,还是晚了一步,没有保护好你。”
回想起之前与刘徽相处的点点滴滴,周生辰觉得是自己没有保护好侄儿,心里自责不已,很是愧疚。
次日大殿上众大臣哭声一片,丞相按照周生辰的意思拥立刚出生的小皇子登基。
但假皇子尚未满月,朝臣们反对让还是幼儿的皇孙登基。
虽有几位大臣反对,可都敌不过太后和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