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方宇域中光束的一闪而过,视野的远方亮起比刚刚开火时更为明亮的光点,那是上宫家战舰殉爆所散发的光芒。
很明显,上宫家所制定的有效射程略微比第三舰队远一点,但这样的差距在宇宙战中其实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哪怕是率先开火,也不过是取得了寥寥无几的个位数战果,甚至没有第三舰队稍晚的齐射效果好。
在宇宙战争的发展中,帝国那样就连能源都有独立体系的战争对手姑且不论,从共和国和联邦之间的战争形势改变上就能以小窥大。
因为这二者之间其实在通用科技上差距不大,共和国通常只在高精尖技术上直接运用虚境和灵能的特性,日常中大多是将灵能作为一种催化剂来辅助科技的发展和使用。
在宇宙战场初期,共和国和联邦双方使用的武器还没有脱离地表战争的影子,导弹、鱼雷、动能武器,高能激光武器乃至核弹。
这些常规武器带来的影响便是双方交战的距离非常贴近,因此衡量战舰实力的一部分便是速度,战舰推进器的尺寸往往相当夸张。
那些年剧烈的宇宙冲突令双方的战争科技都飞速发展,远距离聚能激光武器的诞生将双方交战的距离彻底脱离了近身肉搏,慢速导弹和鱼雷被扫入垃圾堆,在这个阶段,双方为了防御激光武器的攻击纷纷开始研制混合装甲板,镜面装甲和用以折射激光的防御性护盾。
疆域辽阔的共和国很快便发现了米凯拉水晶这样性能超乎想象的独特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了性能更强的激光武器,将交战距离几乎拉远到了光秒距离。
走私米凯拉水晶失败的联邦很快便发挥其科研力量,将粒子炮这样划时代的武器搬上了战舰。
通过磁场将粒子团加速、集束后发射的电荷粒子炮具有强大的杀伤力,装备粒子炮后的联邦舰队,在继续拉远交战距离的同时,还在随后爆发的卢申卡会战中以绝对优势击溃共和国舰队。
但还没等联邦将这样的优势扩大,共和国便以灵能科技为基础,研发出了以少量灵能激发粒子反应,从而爆发出强大能量的灵能光束炮。
至此,宇宙战争正式步入以光秒来计算的交战距离。
而哪怕是发展至今的最先进武器,无论是共和国、联邦还是帝国,在五光秒尺度下发射的攻击都只能在五秒后才能命中敌舰。在双方战舰都高速移动的情况下,命中率可想而知。
因此宇宙战争最残酷的部分,往往还是发生在双方贴近距离到三光秒以内,甚至是面对面的时候。
在双方不断靠近的过程中,两边的舰队显然也不会只顾着开炮和闷头往前冲,在月面军校教授的口中,这个过程最能体现舰队训练度和指挥官临场水平。
因为有着大量新兵的存在,第三舰队的训练度并不能和上宫家舰队拉开质的差距,但有一点上宫家根本无法和第三舰队相媲美,那就是军官水平,尤其是分舰队指挥官级别军官的水平。
如果说在整体战略和舰队指挥上,有着上宫流渝、上宫流潇兄妹,以及上宫泉圭这个也算是久经战阵的高级指挥官撑场面,那么放到分舰队乃至战舰分队层面,上宫家的军官质量简直惨不忍睹。
全共和国最有军事天赋的人基本都在共和国自身的舰队和军部之中,愿意返回自己家族舰队任职那是因为家族有舰队而且利益相关,可上宫家并没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领地内的外姓军事人才。
上宫家舰队中,甚至有些升到将官位置的人只不过是靠着亲属关系,连个正经军校都没上过,这样低质量的指挥系统有着大量的隐患。
夏侯元深正在指挥第三舰队第1分舰队驰骋在一线,在舰队开始自由开火后他就一直在观察上宫家飞瀑舰队的动向。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战场环境下,指望旗舰掌控战局中每一处细节无疑是天方夜谭,因此作为分舰队指挥官的夏侯元深必须抓住敌人暴露出的任何破绽。
“那是...”
他的目光突然被星图上不属于眼前之敌的地方标识所吸引,仔细一看才反应过来那是上宫家侧翼的激流舰队。
“长官!敌军激流舰队脱离整体阵型,前出约4个舰队身位,目前已经进入我军主炮有效射程,是否调转舰身,攻击激流舰队侧方?”
此时他的副官是名为霍俊的年轻中校,三十来岁的他因为跟随夏侯元深部在夏侯家领地建立了战功,被军部从少校晋升为中校,连战连捷后显然他的建议也激进了不少,此时甚至为了取得战果提议第1分舰队从侧面攻击激流舰队。
“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