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开完开小会,不知何时起,议会已经变成了摆在台面上的花架子,当民主成为权力交易的牺牲品,大多数人的意见也就不再是影响决定的关键要素。
共和国的政体相当别扭,议会的本身也体现了这一点,从林顾问时期经常干涉议会议案这一举动就能看出他对这个鱼龙混杂的产物并不满意。
这次蓝星变故相当于对议会的一次提纯,贵族派系和一些倾向于皇室和权威的议员都没有跟随第十舰队来到泰拉星系。
因此东洲帝国皇室对议会的打击反而赋予了议会远胜任何时期的权力,以至于不少议员都打算在新共和国大有作为。
这种思想汇聚于集体,那便是一系列放在以往难以通过的法案现在有了操作空间。
议会中的主要党派和团体后基本都有着国内大家族或是资本集团的力量,而这些集团此时也动起了小心思,开始找寻进一步升级为财阀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在过去被灵能部严加限制,但灵能部长久的低调让很多人都失去了耐心,失去林顾问后的这些年他们一直在试探灵能部的底线。
而灵能部和林家在商业领域的大杀特杀也更是被当做一个信号,一个灵能部已经逐渐向竞争对手转变的信号,如果灵能部不再是一个监管者,那他们根本就没什么好怕的。
向天南作为绿洲集团的支持对象,显然要为了集团迈出前进的第一步,哪怕代价会是他的政治生命也在所不惜。
因此,在一阵喧嚣过后,他再次挺胸抬头,以一副理所应当的姿态大声宣讲道:
“先生们,事实已经证明了共和国的老路子是走不通的,一味的妥协只会迎来背叛和刀枪,是时候了,是时候迎来变革了!议会必须掌控军权,只有掌控了军权才能避免这个国家彻底滑向深渊!”
在欢呼和掌声中,台下凯旋集团和北极星集团的代表面无表情鼓掌的照片被记者敏锐捕捉,向天南激情四射的表情和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幅画面第二天便上了各大共和国主流媒体的头版,其标题为《民主的黎明》。
与此同时,占据共和国经济半壁江山的各大集团开始联手发力,各类社交媒体、传媒平台都开始出现质疑共和国制度的话题和小作文。
曾和路远达成合作,以紫岚集团、神枢集团、云璃集团为首的普兰星域商业聚合体,其影响力主要都在共和国的北部的四个星域,泰拉星域、蓝星星域、普兰星域和宏远星域。
而以议会支持者集团,绿洲集团、凯旋集团和北极星集团为首的新兴集团们则是以加西亚星域和水仙星域作为根据地,一直以来都在争夺蓝星星域的影响力。
现在可好,北部集团们的影响力、生意乃至客户都被东洲帝国接手大半,原本被按在地上摩擦的南部集团觉得自己又行了,便开始争夺泰拉星域的影响力。
如果议会的新法案能够通过,那么他们甚至可以在新共和国组建类似联邦的资本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泰拉星域和加西亚星域只是没有大舰队跃迁的条件,两个星域间其实可以通行商队和少量民用舰只,只是一般来说路途耗费巨大,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不划算。
在第一步的舆论攻势展开后,向天南取代原本的先进党党魁,成为这一激进党派的领袖,开始寻求议会上中立摇摆议员的选票。
泰拉星上涌动的浪潮很快便传到了仍在宇宙中航行的第十舰队第一分舰队上,诸国江上将带领着第十舰队的主力留在了展鹏中转站,他不想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被人利用自己在部队中非凡的影响力。
无论那人是为他所不齿的小人,还是他多年的好友。
而林有德则是护送着灵能部的部长唐剑山、共和国排行第一的灵能者林鸿德等共和国高层去往泰拉星。
在蓝星事变后,军部大批将官被东洲帝国扣下,部分人选择抗争到底,直接被退役,另一部分则是成为了东洲帝国国防军的骨干框架,但最重要的军部体系还是在第十舰队和普雷斯顿回廊中被保存了下来。
因为人手短缺的原因,林有德也被提拔为了中将,成为了目前共和国最年轻的中将,虽然他自己并不以此为荣,反而授勋的时候还苦着脸盘算这记录自己还能保持几年就是了。
此时的分舰队中并没有军部的高官同行,唐剑山以当前军部不宜和议会起冲突为由,将军部暂且留在了跃迁中转站,当前共和国原本的三大体系中,保存相对最完整的灵能部反而有了最大的话语权,起码是高过了军部。
只是从泰拉星传回的情报上看,议会似乎没有这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