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 第757章 刘焉,我不如赵云,我儿子呢?

第757章 刘焉,我不如赵云,我儿子呢?

由于刘焉的崛起,很多反对董卓的人投奔了刘焉,反而使得董卓势力更加纯洁,内部斗争烈度大大降低,行政效率大大加强了。

如此一来,董卓势力要比原时空更强,董卓也有信心守住洛阳。

但董卓受到夏国高速发展的刺激,主动进行了一些社会变革,从而得罪了大量世家豪族。

董卓势力之内的诸多世家豪族,暗地里都是反董卓的。

这就让董卓安全感不足,被迫容忍了夏国的种种挖墙角行为,从而与夏国联手抗刘。

然而!

虽然大形势变了,人却还是那些。

无论是董卓势力,还是刘焉势力,其掌权者们,都深受旧时代的影响,满脑子特权思想,视百姓如草芥。

随着明年讨董战争的发生,两大势力必然加重对于百姓的剥削。

世家豪族占有了九成以上的生产资料,百姓本就困苦无比,又哪里经得起进一步的压榨。

没有活路的百姓们,必定起来反抗。

有反抗,就得派兵镇压。

派兵镇压,就要消耗更多兵源和钱粮。

这些额外增加的消耗,还得从治下百姓头上剥削。

对百姓的剥削因此加重。

更重的剥削,势必引起更多百姓的反抗。

这就是个恶性循环,还是情况会越来越严重的那种!

这种持续性的内耗,将会让两大势力不断虚弱。

哪怕夏国暂时不发展,未来的胜利者也必定是夏国。

对此。

赵云非常确定。

正骑马奔行的赵云,突然向东方望了过去。

他很想知道,现在的董卓和刘焉,正在忙活些什么。

赵云不知道的是,董卓会受到夏国的刺激,刘焉当然也会。

刘焉首先十分羡慕赵云的权力。

夏国是赵云一手建立的,赵云在夏国之内声望崇高无比。

一个命令下去,全国九成以上军民都会积极响应。

有鉴于此。

刘焉对于世家豪族的指手划脚,心里非常反感。

他扶持了一些中小家族,与那些大世家大豪族打擂台。

双方斗得相持不下,世家豪族拿出的“九品官人法”就无法推行。

刘焉马上又发起了对董卓的战争。

通过此举,他成功地将袁绍、曹操、孙坚等年轻精英收为得力干将,并分散了大世家大豪族的注意力。

一个月前,刘焉又搞事了。

他不顾群臣反对,一意孤行地将王都从信都迁到了南皮。

原因很简单。

自从刘焉成为大汉王朝的新代言人,天下各地的大世家大豪族,全都往冀州治所信都汇聚。

比如曹操家族、袁绍家族,以及刚从荆州搬来的庞德公家族、蔡瑁家族、蒯氏家族。

在信都,刘焉无论发布什么命令,都会立即引起众多大佬的反对声音。

南皮则没有那么多世家。

刘焉下达的命令,不会受到多少阻挠。

而且!

在刘焉提前的暗中布置之下,南皮城中的近半地皮,都已归了刘焉自己所有。

那些大世家大豪族全都是家大业大,想要快速迁移到南皮城,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刘焉选择的时机也非常好。

十一月冀州已经相当寒冷,搬家是十分麻烦的。

再过一个月就过年了,人人都准备过年呢。

临近年关,刘焉的四个儿子,也一起回家了。

在上次讨董誓师之际,刘焉将四个儿子都封出去领兵去了。

老大刘范、老二刘诞、老三刘瑁,尽数被任命为校尉,分别进入袁绍、曹操、孙坚军中。

老四刘璋,是刘焉幼子,最受刘焉喜爱,被任命为偏将军,留在身边掌握羽林军。

看到四个儿子,刘焉忍不住就想到了赵云。

这些天来,他除了和大家族们斗心机,就是在和诸位谋臣一起研究夏国的政策。

而研究夏国,就一定绕不开赵云。

想到赵云白手起家建立一国,刘焉暗地里很是有些惭愧。

他乃是汉室宗亲,一出身就是锦衣玉室。

活了五十多年,却比不过一个实岁仅有十八岁的毛头小子!

今天,刘焉特地抽了个空,准备考察一下自己的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