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里有几口人?”
“六口。”
“哇,你有四个兄弟姐妹。”
“是啊,我大哥已经十六岁了。”
“你大哥毕业了吗?”
目前,小学为五年制,中学为初高中四年制。初中毕业的孩子一般都是十六、十七岁。
“是啊,我大哥毕业了,参加工作了。”
“哦,那太好了。他在哪里工作?”
“他在吉良施工队工作。”
“啊,是下乡去干活了吗?”
今年是上山下乡运动的最后一年。如果白齐今年真的毕业了,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可能会被送到农村去劳动。
于是,白帆决定顺从捏造。“好像是这样。”
冉父叹了口气:“那可真难啊。”
“我听说这不太难,不需要做太多的体力。”
“不是做劳务的吗?他是在做会计还是物资采购?”
“看来他是在做某种生意。”
“那他一定是在承接建筑项目。”
“对,就是那样。”
“那份工作一定很有挑战性。”
“是啊,农村人不讲道理,我哥拿不到项目,他们出的钱就很少,连他买烟的钱都不够。”
冉父笑道:“要我帮你哥哥吗?”
“可是你没有任何项目,你要怎么帮助我兄弟呢?”
“好吧,你永远不知道。”
白帆抬起头,打量着冉爸爸。
“为什么我的脸看起来不像是在建工程?”
“谁的脸像在建工程?”
“哈哈哈,”冉爸爸又笑起来,“改天让你弟弟过来玩吧。”
“当然。”
几天后,白帆果然带着白齐过来了。他还带来了一些物资:一袋米、一袋面粉、一大桶猪油。
当地人非常喜爱凝固的猪油,称之为“大油”。在那个零食还是奢侈品的年代,很多孩子都会把它涂在面包上吃。有时他们会用三个大饼,中间放一层大油和一层大酱(类似于酱油),制成一种有点类似于后来的汉堡的小吃。
米、面粉都是从老君父亲的粮库里低价收购的。至于猪油,是白帆父亲的朋友在皮革厂生产的。这位朋友通过他父亲的关系,设法获得了剩下的猪皮碎片,并用这些碎片提炼了猪油。
作为一家严重依赖海洋的大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曲的父亲可能吃不到精面粉、白米等美味佳肴。不过,这些基本的食物,他却可以轻易搞到手。
瞿父看到米面,心里高兴,但还是板着脸,骂白齐。“你这么年轻,学什么?这些坏习惯要改掉。”
和白帆相处一段时间后,白齐开始察觉到一些夸张的行为。当他被冉爸爸骂的时候,他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不是我想带的,是组长要求我带的,不带就扣我的工分。”
冉的父亲已经是成年人了,不可能为难一个小孩子,所以也就配合了。“不要让这种事再次发生。”
东西收到了,闲聊了几句,答应了第二天就来工厂,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白帆有些不知所措。
回到家,他们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白武正埋头于制作教材,几乎没有注意到白帆。
张咏花虽然整天忙碌,但仍保持着作为母亲的敏感,作为女警察的本能让她的目光变得锐利。当她看一个人的时候,就仿佛能看透他的骨头。
“怎么了?”白帆开始有些不安了。“你为什么一直看着我?”
“哈!你刚才笑什么?”张咏花调侃道。
“没什么,真的。”白帆一脸天真地回答道。
“没什么?我看到你傻笑了一会儿,来吧,告诉我你的小秘密。”
站在一旁的白齐也加入了玩笑。“是啊,大麻烦,泄露秘密!”
“妈,你抓坏人惯了,把每个人都看成是潜在的罪犯。”
“哼,大闹小闹,你们要是再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我就把你们都抓起来。”张咏花戏谑地威胁道。
“呃,只是帮哥哥找了一份工作而已。”白帆最终透露道。
“找工作?急什么?你大哥还没毕业,急什么?”张咏花问道。
正在专心制作教材的白武此时也插话道:“对了,如果他能找到工作就让他吧,不然明年毕业的时候,他可能就没有工作了,你就把两个都送去吧。”他们中的一些人到农村去做体力劳动。”
张咏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