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帆的大姨是张家兄妹中的老大,也是家中排行老二。
张家的人丁并不是很兴旺。
或许因为白帆自己也有一个大哥,所以他最为遗憾的是失去了自己的大舅。
解放后,张家虽然被评为富农,家境并不算最差。
他曾经帮着小鬼子修水库,管吃管住还能挣点钱。
然而,等到春天来临时,伤口却恶化了。
他整日高烧不退,说些胡话,临终前不断念叨:“奶奶来接我了,奶奶来接我了。”
不久后,他就去世了。
人们都说,大舅是被他的奶奶接走了。
即使她在十六岁结婚后,依然要照顾自己的娘家。
当时,张咏花还只有五六岁,常常被大姨接回家里照顾。
随后,大姨自己的儿女陆续出生。
大姨一口气生了七个孩子。
首先是四个儿子,然后是三个女儿。
大姨的丈夫是木匠,常年在外做木工活来养家糊口。
说白了,他只是个种子机,几乎没有时间来照顾家庭。
而大姨自己不仅要照顾七个孩子,还要抽时间来照顾弟弟妹妹们,同时还要养猪、养鸡、养鸭,忙于各种农活。
大姨本来还有一个弟弟,就是二舅。
然而,二舅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虽然没有在战场上丧命,但回国后因为肝硬化不幸去世。
因此,大姨经常要照顾三舅和张咏花
大姨的辛勤努力对她的三个女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小到大,她们都非常羡慕张咏花,认为她嫁给了一个好人,不必像她们的母亲那样辛苦劳作。
三姐妹亲切地搂着白帆和白宇,拉着张咏花的手,一起朝她们的家走去。
大姨家离铁路稍远,走了二十多分钟才到达。
不论是南方农村还是北方农村,好像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住在高处,一定要选择坡地上的最高点建房子。
大姨家也不例外,要经过一段大坡才能到达她家。
然而,多年以后,正是这个大坡导致了大姨的不幸。
冬天时,大坡上结满了冰雪,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
大姨年过七十时,不慎在自家门前摔倒,摔断了盆骨。
从那时起,她就卧床不起,几年后离世。
三个姐妹领着白帆他们小心翼翼地走着,但仍然有两次摔了个跤。
大表哥的新房就在大姨家房子东边七八米的距离。
明天大表哥就要举行婚礼了。
大表哥是大姨家的老大,但结婚却相对较晚。
只剩下老大和老三尚未婚娶。
老三正在外面服兵役,所以结婚时间自然较晚。
而老大之所以结婚较晚,是因为他非常挑剔。
大表哥是十里八乡闻名的帅哥。
他拥有一米八的身高,浓密的眉毛,大眼睛,高挺的鼻梁,还有整齐白皙的牙齿,看起来就像黑人一样白净整洁。
因此,与他的三个妹妹一样,他也一直有一个坚定的目标,那就是找一个吃皇粮(指在军队服役)的男人。
最终,
在院子里,大姨的全家都到齐了,除了在外当兵的老三外,其他人都站在院子里,满满的人群。
二表哥和四表哥也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来了。
大姨与张咏花长相不太相似,但与姥爷却有些相像,都是那种一见人就会开心笑容满面的人。
大姨夫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长脸男人,眉毛浓密,鼻子大,鼻毛都长得长长的。
他们一起引领着张咏花、白帆和白宇走进屋里。
虽然大姨家也很冷,但或许因为人多热闹的原因,白帆一点也不感到寒冷。
屋里到处都是人,白帆粗略数了一下,大人和孩子加在一起总共有十五口人。
尽管吃饭的时间还早,但白帆感到有些无聊。
尽管已经结婚,但仍然喜欢玩耍的四哥把白帆拉起来说:“走,我带你去钓鱼。”
大姨和大姨夫不禁训斥道:“你这个不守规矩的家伙,刚坐热了炕,就带人出去河套玩。”
张咏花笑着说:“没关系,白帆就是喜欢外面玩。”
白帆也附和着说:“对,对,我就是喜欢那个河套。”
大姨夫有些奇怪:“你怎么知道那个河套?”
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