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西湖景区。
虽然不是旅游黄金周,但游客依旧很多。
来来往往,人头攒动。
从恒店出来,叶明一路游玩,今天来到余杭。
他把行李做了暂时存放,就一路沿着西湖景区游玩。
在这几天时间里,叶明一路北上,几乎是在一个城市住上两天,就换地方。
上一世,自己拼命拍戏,剧组连轴转,根本没有空闲时间。
所以叶明想趁此机会,再加上恒店附近的旅游城市众多,叶明准备好好潇洒一把。
就在今天,叶明来到余杭。
余杭自古被多位世人所称赞,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更别说自己面前的西湖,自古皆是游客众多。
至于为何,叶明也不清楚,
大概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吧,勾起无数人的憧憬。
不得不说,西湖景区相当不错,走在断桥之上,叶明又想起白蛇的故事。
“呀呀呀呀呀!!!”
“嗷嗷嗷嗷嗷!!”
不远处一道戏腔吸引到叶明,抬眼望去,巷子的尽头居然有着一家戏馆。
好奇心驱使下,叶明走进巷子。
来到戏馆门外,抬眼望去,上面挂着红色招牌。
“折子戏!!”
听到戏台上老师傅的唱腔,叶明直接认出是什么类型的戏曲。
“茫茫人世何处投。”
“许仙。”
“下金山越过了千山万岭。”
“寻找娘子,哪顾得这道崎岖难行。”
“忽听得背后忽听得背后。”
……
“怒目圆睁杀气腾腾。”
“吓得我胆战心啊心又惊。”
“这叫我何处逃生。”
……
叶明走进戏馆,台上老师傅卖力演唱,不过台下听戏的观众寥寥无几。
叶明无奈的摇摇头。
当今社会,随着流行音乐的盛行,喜欢戏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听戏的观众越来越少,由于赚不到钱,不少师傅纷纷失业。
国粹又如何?
就这样,往复恶性循环,戏曲一日不如一日。
甚至,这些老一辈艺术家,连传承之人都难寻!
不过,叶明反倒喜欢听听戏曲,甚至可以称之为喜欢。
在上一世,小时候的他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外加上在农村,所以叶明隔三差五跟着爷爷奶奶去听戏!
甚至现在他还能哼唱几句。
叶明始终认为,这种传统文化不可丢失。
毕竟这是前辈们上千年的发展,为后辈们传承下来的经典。
叶明一落座,店小二就勤快的跑来,为叶明倒上茶水,摆好瓜子果盘。
……
“谁知他全无半点情分。”
“往事历历心伤惨。”
“含泪且把许郎唤。”
“我与你风雨同舟结夫妇。”
“谁料到今日里,好姻缘变成恶姻缘。”
……
叶明嗑着瓜子,手中打着节拍,跟随台上师傅哼唱。
摇头晃脑,好不快活。
台后。
看着大堂寥寥无几的观众,戏班班主刘庆无奈的摇摇头。
作为戏曲的接班人,管理这个戏馆。虽然备靠西湖景区,但近几年戏班营收每况日下,年轻人都跑去听“唱跳rap”这类的口水歌曲。
根本没人爱听传统戏曲,对六十岁的他来说,实属无奈。
“师傅,为何叹气??”
一旁小徒弟见刘庆这般模样,细心地跑来询问。
刘庆无奈笑笑,喝着手中的茶水,“戏曲落寞啊!”
见师傅这般模样,小徒弟眼睛一转,立刻开导,“哎,师傅您不要唉声叹气,他们不喜欢折子戏是他们的损失。”
“只要有一位观众,咱们这戏就要唱下去!!”
见小徒弟这般回答,刘庆心中一股暖意流过。
“师傅您坐,看看我们今天唱的如何!!”
说话间,小徒弟从后台搬来一个凳子,放到他的身旁。
“好好好!!!”
……
留在这时,大堂之内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