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当然是大人了。*x~z?h+a-i!s+h,u!.~c¨o_m-”纳纳津夫人微微颔首,眼中满是笑意,她伸出修长的手指,轻柔地抚摸着男人的头发,声音中洋溢着喜悦,笑着说道,“让我第一个恭喜您娶了第五任妻子!愿他们给您生下许多健康的儿子。”
这是阿哈德尼亚新婚夫妇之间再典型不过的问候语了。此刻,从纳纳津夫人的神情与话语中,不难感受到她是真心为自已的侄女们感到欢喜。她仿佛已经看到了侄女们婚后幸福美满的生活,以及那围绕在身边的可爱孩子们。而亚历山大,心中对另一件事充满了好奇。那便是纳纳津对于这对双胞胎妻子独特的编号方式——她们竟都被称作第五任妻子。从阿哈德尼亚的宗教教义,到法律条文,都有着这样明确的界定:同卵双胞胎,无论从何种角度去审视,皆被看作是同一个人,只不过各自拥有独立的身体罢了。更为奇妙的是,与之相对的异卵双胞胎,即便他们也是同时呱呱坠地,却并不享有同样的地位,而是被当作完全不同的个体。这,仅仅只是阿哈德尼亚法诸多与众不同之处中的一点。这些独特的规定,勾勒出这片土地别具一格的文化风貌。对于亚历山大而言,这样的安排倒正合他意。如此一来,他便无需在选择谁为第五任、谁为第六任妻子这件事上煞费苦心。毕竟,哪怕是目不能视的盲人,也能轻易想象得到,这对姐妹平日里相处,向来都是平等相待。然而,一旦他表现出对其中一人的偏袒,哪怕只是极其细微的差别,都极有可能引发姐妹俩的争执。亚历山大深知这一点,因此暗自庆幸于这种特殊的规定,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家庭纷争。“我期待参加赞赞仪式。您什么时候主持?”就在亚历山大沉浸在对这奇特习俗的思索之中时,纳纳津夫人那甜美的声音,如同清晨的鸟鸣,从头顶上方清晰地传来,终于打断了他的思绪。此刻,纳纳津夫人优雅地摆好了姿势,眼神中满是期待地望着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心中明白,按照阿哈德尼亚的传统与惯例,他自然是要为这对双胞胎举办两场婚礼的。一场定在他计划步入婚姻殿堂的首都,那里是整个国家的权力与文化中心;而另一场,则会在他回国之后,于自已的家乡再度举行。在这个国度里,无论是贵族阶层,还是那些家境殷实的“富裕平民”,这种先前往圣城结婚,而后回到男方家乡举办第二次“婚宴”的做法,已然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文化风尚。对于贵族而言,在首都这个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地方举行婚礼,意义非凡。因为在这里,他们有机会获得国王拉姆在世间的祝福。这份祝福,仿佛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极大地赋予了这一联姻行为合法性,同时也让两个原本独立的贵族家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2?μ8¥看:书ˉ×|网e? ?无?′错@?内\容?\在那个时代,婚姻,绝非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它更是家族之间巩固势力、拓展人脉的重要手段。家族与家族之间,通过婚姻这一纽带,相互扶持,共同壮大。而在国王亲自监督下缔结的婚姻,若是有人妄图通过离婚来解除关系,那必定会再三权衡。因为这不仅仅是对婚姻本身的亵渎,更是被视为对国王的极端不敬,这种行为将会遭受整个贵族阶层的唾弃。此外,能够在国王的见证下完婚,无疑是皇室对这两个家族青睐有加的铁证。这份殊荣,会让这两个家族在贵族群体中享有更高的威望,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更加耀眼夺目。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虽然他们无法直接得到国王的祝福,但他们也有自已的方式来获取这份神圣的庇佑。他们只需踏上前往王都的道路,而后设法邀请大神殿的祭司来监督他们的婚礼仪式。在民众们的心中,这些大神殿的神职人员,乃是距离拉姆最近的人。他们仿佛是神灵在人间的使者,传递着神的旨意。因此,经由他们主持的婚礼,就如同得到了国王的祝福一般。而且,人们坚信,这些神职人员的祈祷,更易得到神灵的回应,为新人们带来幸福与安康。倘若这些新人足够幸运的话,他们甚至还有可能被允许在生命之海中沐浴。在阿哈德尼亚的信仰里,这种沐浴仪式具有非凡的意义,它被认为可以洗清一个人身上所有的罪孽,让他们以纯净的灵魂开启新的生活。事实上,在王都之中,围绕着这些婚礼相关的需求,已然衍生出了一整套完备的商业体系。中间商、经纪人,甚至一些颇具规模的集团,纷纷投身其中,专注于这项交易。他们的业务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负责安排合适的祭司,主持人们的婚礼;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