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警培训来得有些迟,并且猝不及防。就在易安感觉自己已经是一个老气横秋的老民警的时候,一纸通知摆到了她面前。
培训的日子有些枯燥。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机械着不用动脑——跑操、洗刷、早饭、列队上课、午饭、午休、上课、晚自习……虽然班主任隔三差五扔个雷,告诫大家一定认真学习,否则考核不过的话很麻烦,但是没人放在心上。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明白班主任放的这些雷都是假货,没有一点杀伤力。
室内课上,刑事侦查课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讲台下边的学员们各忙各的: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游戏,有的在看小说……鲜有人竖起耳朵听讲。仿佛双方之间有结界,你讲你的,我忙我的,互不干涉。
易安呢,忙着学税法。偶然听到大学同学说注册会计师很难考,她想考考试试。
讲了许久,老师有些口渴。她放下手中的教案和白板笔,缓缓挪过讲桌一角的水杯,拧开杯盖,手顿了顿,把杯盖上的水蒸气震落到水杯里,然后端起水杯,呷了一口。随后又把杯盖拧上,推回原处。
“咳咳,”老是清了清嗓子,“我给大家讲一个经典案例。”
“上世纪90年代,一个村民去村后的荒山上砍柴,发现了一包腐败尸体残肢,报了警。侦查人员到场之后,发现系受害人被肢解后抛尸至此。由于不是第一现场,有用的线索少之又少,因此,找到第一案发现场成了侦查人员最主要的工作。他们一部分人去周围村庄走访,一部分人在山上进行地毯式搜索。结果发现了6包腐败尸体残肢,但是遗憾的是,这6个地点跟第一个地点一样,只是抛尸现场。侦查人员把所有的抛尸地点地图上做了标记,发现这几个抛尸地点连起来,呈现这样一个形状,”老师拿起白板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半圆弧形。
“大家觉得,第一现场应该在哪里?”
讲到抛尸案,大家来了兴趣,停下了手头在做的事情。易安也抬了抬头,看到了那个半圆弧形,她瞬间想起大学时老师课上闲聊的时候讲到过这个案子,当时是为了告诉大家要有发散思维。她重新低下头,一边看税法,一边说出了答案:
“把这个半圆弧形补全成一个圆形,第一现场就在这个圆形的圆心上。”
“是么?”
“是。”
“为什么?”老师追问了一句。
“这是由人的行为习惯决定的。抛尸的话,嫌疑人肯定希望远离第一现场,他每次带着一包尸体,希望走得尽可能远。而嫌疑人的行为习惯决定了每次他走的距离大致相当。”易安还是低着头说。
老师没再说话,拿起手中的白板笔,狠狠地在半圆弧形的圆心处点了一个大大的黑点,然后把白板笔扔在讲桌上,吐出几个字:
“自习吧!”
教室里再次恢复了喧嚣。
“你在看什么书?”易安低着头发现眼前有一片阴影,不等她抬起头,老师的声音传了过来。
“税法啊!”她索性连头也不抬,继续看书。
“这节课是税法课么!”
“不是。”
“那你为什么看税法?”
“这节课也不是游戏课,也不是聊天课,也不是小说课,为什么大家都在干这个你不说呢?比起这些,我觉得我看税法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易安感觉到了老师的怒意,她抬起了头,直视着她。
她知道对方为什么发怒,但是很奇怪,她没有想过要平息这股怒气,而是选择了一种损人不利己的举动。
“你叫什么名字?”
“秦易安。”
老师回到讲桌,拿起教案和水杯,摔门而去。
“莫名其妙。她咋了?”易安身边同宿舍一个女的碰了碰易安,看着门的方向,问了一句。
“抖包袱被刨了活了呗!”
“你完了,她要给你穿小鞋。”
“她给我穿小鞋我就投诉她。凭什么给我穿小鞋?就因为我答上了她提的问题?还是因为我在闹市里看了一会税法?我大学教授曾经说过,一个老师最无能的举动就是点名,自己本领不精,讲课没有吸引力,却靠着点名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逼迫学生到场,损人不利己。刚刚这一出,比我们那个教授说的还要恶劣。”
“真搞不通你们这些好大学的教授是什么路子。我们大学四年,每节课都是点名过来的。”
“我们那些个教授,贼有个性。有一个上着课讲着讲着就坐在讲台上了,讲到兴起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