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州多山,多水,环境适宜,唯一的缺点就是交通不太好。
早上,孙文元先驱车10公里来到施普山下。
然后又搭乘牛车走了10公里,才找到韦丽生活的村子。
一番打探之后才找到韦丽家,一栋精美的木屋。
屋檐下挂着许多珍贵的草药,院中的簸箕中也晒着一些草药。
药材的处理有讲究,有些需要风干,有些需要晒干,有些需要烘干……
孙文元只看主人家处理药材的手法,心中就有数了。
这里住着的人肯定懂一些药材知识。
偏远地方的人,懂药必定懂医。
因为他们可能还需要为村子里的人看病。
医术不一定有多高,但他们知道的偏方肯定多。
“多半是错不了了。”
孙文元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抬脚就走进了院中。
孙文元的穿着和村中人不同,一看就是外面来的。
至于是游客还是别的就不知道了。
“小兄弟,你找谁?”
一声带着地方口音的问话,从屋子里传了出来。
孙文元在来之前就想过各种情况。
结合现在的情景,他选择了一种应对方式。
“我是贞无市精诚医馆的医生,今天过来义诊,听说这里有位同道,特意过来看看。”
孙文元的话刚说完,一个抽着旱烟的中年就走了出来。
他打量了孙文元一下,见孙文元没有穿白大褂也没带工具,根本就不像是来义诊的医生。
以前也有医生过来义诊,但无一不是大包小包带着一大堆东西过来。
像孙文元这样连个听诊器都没有的,还是头一次见。
“你想怎么看病?”
中年人一边抽烟一边对孙文元问道,看他的样子,明显是不太相信孙文元。
孙文元也不解释,不慌不忙从身上拿出一个针灸包打开。
只见里面密密麻麻的有几十根银针。
“我只需要一张桌子两张凳子就可以了。”
中年人一看孙文元的针灸包,就猜到孙文元的身份。
孙文元后面的话说完,他就更加确定了。
“中医?你年纪轻轻,能行吗?可别扎坏了人。”
中医治病,医生年龄越大越吃香。
这几乎就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孙文元明白这点,也不想多解释。
他盯着中年人看了一会,突然说道:
“如果我没看错,你咽喉有毛病,而且久治不愈……可对?”
孙文元的话说完,那中年人也不再抽烟了。
“有点本事,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孙文元微微一笑说道:
“从你出来开始,我就发现你吞咽的时候都会微微皱眉,这个时候,你会吸一口旱烟。”
“吸完烟之后,你又会露出舒爽的表情。”
中年人动作一顿,接着说道:
“仅凭这一个动作,你就判断出我咽喉有问题吗?”
孙文元摇摇头。
“这只是其中之一,最关键的是你在烟丝中掺杂着麻黄。不过你似乎用错了方法。”
“胡说,医书上说……”
中年人的话开了一个头就没有再说下去了。
再说下去,岂不是变相承认孙文元说的对嘛!
孙文元接过话茬,将医书上的记载背了出来。
“治咽喉中痛痒,吐之不出,咽之不入…… 以青布裹麻黄,烧,以竹筒盛,烟熏咽中。”
随着孙文元的背诵,中年人的表情开始出现了变化。
先是脸色变得很难看,接着又露出迷茫的表情,最后又出现惊喜的表情。
到孙文元背完之后,中年人已经呆住了。
他不知道孙文元为何知道这些记载。
惊讶之下,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你是从哪里看到的,这是我家传医书上记载的原话,不,似乎比医书上记载的还要全。”
孙文元摇摇头,对着中年人说道:
“我刚才背诵的篇章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喉病第七,作者是孙思邈。”
“孙思邈从哪里知道的?”
“额……”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家传医书……是抄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