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再要孩子,有林蕙两姐弟就已经足够了,更多的其实是怕悲剧重演。
一年之计在于春,善堂的修建已经到了收尾工作了,前前后后这个善堂她砸了上千两银子进去。
漂亮的青砖瓦房,庭院里还种了两棵桂花树,按她和元毅的意思,善堂主要是收留一些孤儿和无家可归的老弱。
善堂里有一间学堂,其余的则是住人的屋子居多,除了善堂里的孩子附近人家的孩子也可以到善堂来念书,收的束脩则用于维护善堂的日常开销。
当然仅靠那点束脩是不够的,善堂里还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元毅给他们安排了扫大街的活计。
林蕙也划了一块地给他们开垦,除此之外,不够的银子都由她来填。
流落街头的老人,大多都是早年的流民,流民是没有户籍的,没有户籍文书他就没办法在城里有合法的住处,更没办法生活,都是猫一天,狗一天的。
林蕙给元毅提了一个集体户籍的建议,把这些人分开挂在官府人员的名下,再给他们办户籍文书,让他们享受和普通民众一样的权利。
此事看似很好,真办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林蕙也清楚,这事只能徐徐图之。
小石头和小英子,林蕙也跟吴宏提议把她们送去善堂,至于他现在的活计,她会在城北再开一个香烛铺子。
善堂的吃住对他们兄妹来说都是免费的,而且到了年龄还会义务供他们念书,至于能不能参加科考再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