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诸天:从笑傲开始,我以情绪为食 > 第八十三章 烦劳各位将寒玉床拉到华山

第八十三章 烦劳各位将寒玉床拉到华山

不出一日之功,旺财便带着二人来到了终南山。

姜牧御剑飞行于空中,俯瞰终南山,此时的终南山既有三月的春意,也有冬日的残雪。

远离山脚,碧绿的山势宛如巍峨的巨龙,蜿蜒延伸至视野尽头,犹如与天空相连的天然屏障。山势高峻,峰峦重叠,恍若隐隐可见的云雾缭绕其间。

再往远处望去,终南山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高耸入云的山峰层层叠叠,宛若巍峨的巨人,凌空俯视着世间的一切。

山峰上银装素裹,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映照着阳光的璀璨光辉,宛如银山玉宇。

然而,终南山脚下的寒意却依旧让人感到凛冽。山风呼啸而过,带着丝丝的冰凉,寒意透骨而来。

不过所有的寒意都被姜牧以真气隔绝在外,宁中则亦感受不到寒冷。

终南山脚下,宁静的道观依山而建,屋宇雕梁画栋,红墙绿瓦,散发着古朴庄严的气息。

看着这山脚的道观,姜牧不由一愣。

据说在元代,重阳宫的道观宫域东至涝峪河,西至甘峪河,南抵终南山,北临渭水,全胜时期的道士近万人,规模之大为天下道观之首。

号称”天下祖庭””全真圣地”。

可眼前的道观,不能说很小吧,但绝对不大,约摸只有足球场的大小,相较传闻之中,面积小了不是一点点。

姜牧微微眯眼,再看向道观之中。

有几人正在习武练剑,气势姿态颇为不凡,武功应该和武当的那两弟子差不多。

姜牧倒也不是很奇怪,古墓派应该是没了,但全真尚存世间,毕竟底蕴摆在那。

思索片刻,姜牧便带着宁中则飞落地上。

若是只是初来乍到,从头开始修炼,或者是只有岳不群的境界,姜牧倒也不会来把王重阳的墓掘了。

其一是位置不好找,其二便是这还有和武当差不多,隐世不出的全真教门人。

如果拉开长线,姜牧便先把五毒教收了,再带她们一起去常州,将天宁寺里头的宝物给取出来,凭借强大的财力雇人把王重阳的墓掘了。

但耗时太长,而姜牧现在也得了风水学问,自然是不用这么麻烦。

“二位是何故来此地?”

两人步入道观中门,这时一个年长的道士将两人拦了下来。

正是刚刚在其中练武的一人。

老人虽然隐世于其中,但是一眼便看出了两人并非常人。

“来取九阴真经。”姜牧很认真的道。

老人神色蓦然一变,不知是知道姜牧是要掘墓,还是被九阴真经四个字吓住了。

但姜牧不愿浪费时间,情绪立场就此展开,将道观之中的所有道士都给屏蔽了。

走到了道观之中,看着王重阳的塑像和画像,开始推演术算。

如果就这么让旺财掘地三尺,估计得找上个十几天,但若是能定出精准的方位,那便极其的省事。

姜牧运起旺财,开始观察了山势、水源、植被、地形等各种因素,再结合风水学和定穴的方法,逐渐缩小了寻找范围。

他发现终南山中有一个地方十分特别,那里有一座小山峰,形似鹤立鸡群,独占鳌头。

山峰周围有四座小山环抱,形成一个天然的盆地。盆地中有一条清澈的溪流,从东北方向流入,从西南方向流出。溪流两岸长满了各种花草树木。盆地中央有一片平坦的草地,草地上有一座古朴的瀑布,瀑布前不远处有一棵参天大树。

姜牧仔细观察着山岭周围的风向。

风北方吹来,与山岭的走向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对比。

在风水学中,这种局势被称为“朝山向气”,被认为是非常吉利的征兆。

姜牧心中一动,觉得这里很有可能就是王重阳所葬之处。不由想起了风水学中的一个口诀:寻龙认祖看尖圆,列屏列帐多顿跌,辞楼下殿降峰峦,蜂腰鹤膝龙穿变,余枝夹送转抱环,活龙活蛇龙摆折,一起一伏断又连,带仓带库从龙走,过关过峡自护躔,前迎后送无断续,藕断丝连玄又玄。

根据这个口诀,姜牧开始分析了这个地方的风水特征。

此处的山峰就是尖圆之形,代表了龙的头部。

四座小山就是列屏列帐,代表了龙的身体。溪流就是龙的脉络,代表了龙的活力。

瀑布就是辞楼下殿,代表了龙的尾巴。

大树就是余枝夹送,代表了龙的气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