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民国之穿到负心汉的儿子身上后 > 他似乎点燃了一把火

他似乎点燃了一把火

“哟,这期居然云展先生等了两篇文章,《黄昏》这么快就完结了?”一个种着桑树的小院子里坐着一位青袍男子,看着最新一期新风报忍不住感叹。

“《黄昏》终于要完结了,这个故事看得我心里沉甸甸的,仿佛自己的人生也在不断的下坠,堕入了黑暗一般。”青袍男子旁边一位身着月白色宽松旗袍的女士说。

“《黄昏》的艺术价值比之前那些小说高了许多,但就是过于沉重了,不仅反映了现在农民生活的艰苦和因为没文化的无知,更是体现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青袍男子回答。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所以这也是很多女士明明不喜欢这个故事,感觉看了后压抑,却还是每期不落的阅读的原因吧。”

月白色旗袍的女士拿起石桌上的茶壶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茶,然后回答“我就希望看了这个故事的女性都站起来,不要在自己给自己上枷锁,别人压迫我们,难道我们自己还要压迫自己吗?”

“凤仙死了。”男人看完最新一期《黄昏》后平淡的说,女人也没太大反应,似乎对此早有预料。

“天,这个新故事!”突然男子站起来大声说,把一旁坐着的女人吓了一跳。

“怎么了?”女人也站起来附和。

良久之后,男子只说了一句“我要去见见云展先生。”

——

“妙啊妙啊!我们未来的世界怎的会那样吗?用一个小方块就可以和千里之外的人对话,外国人对我们也很尊重!不知道有生之年我能不能看到那一天!”一向稳重的何敏之先生看到这篇文章,也忍不住感慨出声。

“怎么了?什么文章让你那么激动?”其他办公室老师听见忍不住好奇询问。

“新风报云展同学的新文章,你们快看看吧,我要去给老先生看看,他一定会喜欢的。”何敏之站起来就往外跑去。

安阳医院离他们学校很近,不多时他就跑到了老先生的病房。

此时老先生已经无力在站起来了,连透气都需要护士把他搬到轮椅上面。

“敏之,你怎么来了。”老先生看到熟人还是很高兴,但是体力已经不支持他表达出这个情绪,只好简单的询问,不仔细听甚至听不出他在说什么。

“老先生,我想给你看看这篇文章,您一定要看看。”何敏之走上前去蹲在老先生轮椅跟前,递上了这份已经被他抓出不少痕迹的新风报。

老先生现在看东西比较吃力了,他让护士递过来眼镜,然后慢慢的看着。

故事讲述的也是位老先生,他姓江,故事里的姓姜。

一看这个开头,老先生就明白林云展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文章,费力的在嘴角牵出了一丝笑容。

就看到故事里那个“姜老先生”,因为生病来到了百年之后,见识了百年后繁华的街道,然后被政府人员妥善安置到了养老院。

在这里像他这种没有子女的老人也能得到妥善的对待,听说还有孤儿院专门照看孤儿,是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姜老先生没想到在养老院也能有肉吃,过的比他在民国时期还要好,毕竟还有专人照料。

姜老先生在那里还认识了所谓的“手机”、“电视剧”、“洗衣机”,“智能马桶”,一切都让他大开眼界。

他像极了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但这里没人嘲笑他把他当打秋风的人。

他还跟着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一起学太极,和养老院的院友一起跳广场舞,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还有个老太太看上了他。

姜先生从不适应到适应只用了短短的一周,他甚至开始乐不思蜀起来,在这里没有病痛烦恼和欺压,他不想回去了。

后面他跟院友在工作人员陪同下一起出去逛街,却偶遇了一个和年轻时的他很像的男子,男子像是认出了他,非要让姜先生跟着回家。

后面经过养老院调查,姜先生确实和那名男子有血缘关系。

这时姜老先生才明白,他是灵魂附到了他得了老年痴呆的晚辈身上去,他是说怎么来了百年之后衣服也变了重病也没了。

然后故事写到男子正安排家里人打算来养老院接姜老先生就戛然而止了。

“这,这……”江先生长满老年斑的手拿着报纸想说什么,但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语,只有眼泪从眼角滴下来。

他既是为了故事里那个繁华强大的国家高兴,也是为了他的学生能发挥想象写出如此优秀的文章高兴。

严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