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趣味世界简史 > 第27章 伊拉克的前世今生(下)

第27章 伊拉克的前世今生(下)

伊拉克和伊朗所要爆发战争的前提条件应有尽有,1980年9月22日早晨,萨达姆悍然出动军队侵略伊朗,开始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两伊战争”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80年9月22日起至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先是向东侵占了伊朗的部分领土,而后伊朗调集大军逐渐挡住伊拉克的攻势,到了1981年9月,回过气的伊朗进入反攻阶段,逐步收复失地,到了1982年6月,眼看形势不对的萨达姆向伊朗求和,承认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并于6月29日内将军队全部撤离伊朗境内。

有时候,你挑起了战争的开始,至于什么时候结束就并不是你想结束就能结束的,心高气傲的伊朗人历史上何时受过伊拉克人的欺负呢,都是我们欺负你,好不好。1982年7月13日,“两伊战争”进入第二阶段。这次伊朗集结了12万大军,发动了第一次巴土拉战役,入侵伊拉克境内,随后在10月又出动5万大军向伊拉克北部进军,直接威胁巴格达。伊拉克则前后组织了7次反击,逐渐稳住了战场形势。为了进一步迫使伊朗谈和,伊拉克还出动了生化武器,是真的生化武器,并不是什么洗衣粉。因为这时候的西方利益在伊朗对立面,所以伊拉克的生化武器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国际影响,西方国家的双标嘴脸展露无遗。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还利用空中优势,在海上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所谓的“袭船战”就是在波斯湾袭击他国船只,比如以色列的船只,然后嫁祸给伊朗。

到了1986年,两国之间的战争再度升级,“两伊战争”进入第三阶段。这次,伊朗弃用了消耗战的打法,于1986年2月调集了9万大军,迅速攻占了伊拉克南部重要港口城市法奥。处于劣势的伊拉克则不断升级“袭船战”,这段时间被两国击溃的商船多达106艘,其中有29艘是科威特的,深受其害的科威特向联合国五常控诉伊拉克和伊朗的暴行。因为“两伊战争”的“袭船战”已经严重损害他国利益,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但是因为积怨已深,两伊双方并没有执行。

1988年2月开始,“两伊战争”进入第四阶段。伊拉克利用“飞毛腿”导弹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袭城战”,而伊朗则一样向伊拉克境内发射导弹还以颜色,伊拉克在“袭城战”中占据优势。4月17日,伊拉克对法奥地区的伊朗守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的攻势,经过两天激战,于18日下午收复法奥。同年7月18日,无奈的伊朗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8月20日,两伊双方实现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结束。

上世纪80年代,本应高速发展的伊拉克经济,因为萨达姆的个人野心,弄得国内一地鸡毛,民众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伊朗的经济同样凄惨,受战争和美国制裁的影响,经济实力也是大打折扣。战后军事专家评论“两伊战争”,认为两国拥有着当时世界较为先进的战争武器,却打出了类似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效率低下的军事效果,通俗地讲,就是双方在“菜鸟互啄”。参战双方的兵力大致如下:伊朗方面一共出动了名士兵、900辆坦克、470架战机;伊拉克方面出动了名士兵、2200辆坦克、450架战机。伤亡情况为:伊朗方面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伊拉克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

两伊战争后,伊拉克欠了阿拉伯国家一屁股债,其中沙特和科威特的是最多的,单单科威特就欠了140亿美元。萨达姆认为,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为阿拉伯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阻止了伊朗向阿拉伯世界输出颜色革命,所以沙特和科威特应该免除伊拉克的债务才对。而同时,伊拉克和科威特因为“搅屎棍”英国遗留下了边界问题,伊拉克和科威特因边界划分问题一直都在协商解决。作为伊拉克的大债主,科威特理所当然认为伊拉克要作出一些妥协,但是萨达姆寸土不让。科威特一气之下,加大了石油出产量,硬生生的把石油价格拉了下来,本来萨达姆就呼吁阿拉伯世界共同减产石油出产量,以提高石油价格来还债,这下好了,科威特直接把这条路封死了。

萨达姆一直就幻想着重现“巴比伦帝国”的荣光,既然科威特这么不识时务,直接消灭它就行了,欠的债务也不用还了,边界纠纷也不存在了,一举多得。而此时伊拉克的正规军有120万,坦克四千多辆,按照当时世界表面军事实力来看,伊拉克妥妥地属于排名世界第四的军事强国,这是萨达姆敢武力入侵科威特的最大依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