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宋部长汇报完工作,孟然终于无事一身轻了,他回到张院士家里,美美地睡了个好觉。
时间来到第二天,今天是周日,张梓君休班,被张院士抓了壮丁——做孟然的导游带他出去玩。
本来张院士是想自己带孟然到处转转的,她是真的喜欢孟然这孩子,又聪明又懂事,关键长得还好看,这要是她亲孙子,她做梦都要笑醒。
可手头的项目实在要紧,她确实走不开,只能让孙女去了。
起得晚了些,天安门广场的升旗已经赶不及了,张梓君规划好了今天的行程,第一站——古长城。
宋部长专门派了院里的车,被孟然拒绝了,和张梓君叫了辆出租,开了两个多小时。
他们没去八达岭和慕田峪,这两处该是游览长城的游客们最常去的,前者是因为名气,后者胜在自然景观。
前世这两处孟然都游玩过,可在他看来都差点意思,八达岭是最早进行旅游开发的,孟然前世去的时候砖墙几乎都是新的了,哪有一点古老的气息?
慕田峪好点,可大片的森林抢了长城的风头,在孟然眼里和其他地方的山景也大差不差了。
所以在张梓君这个地道的燕京人的推荐下,他们去了箭扣长城。
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还没有开发的山间小路爬到山上的城墙处,孟然才看到了长城原本的模样。
破落的城墙,到处是因为风化侵蚀造成的倒塌和断裂,墙砖上岁月的痕迹,时有时无的墙垛,每处都仿佛蕴含着古老的气息。
只有这残垣断壁几乎可以称之为废墟或遗址的长城,才符合孟然心中对长城的理解。
长城伟大么?当然!
在那个全靠人力的年代,修筑起这绵延数万里的雄伟工事,怎么说都是个奇迹。
可修建它的初衷却又是多么的无奈,长城在孟然眼里,更多是一种抗争精神的象征。
“依山据险雄关屹,忠魂埋骨拒蛮夷。”孟然站在城墙上往下望了许久,口中喃喃念道。
“难得有人跑这来啊,小家伙,你刚念的是谁的诗啊,我怎么没听过?”一个带着点鄂省口音的苍老男声却突然从身后传来。
孟然回过头,吓了一跳,身后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名七八十岁身着白色军礼服的老人。
老者应该是爬山有点热,军帽交给身后的警卫员捧着,满头的银发,额头也有深深的皱纹,精神却很好,还笑眯眯地。
“刘爷爷?!你怎么在这?”
孟然正要说话,一直走在前面的张梓君却回来了,她好像还认识那老者,一过来就打起了招呼。
老者闻声转头,笑着应道:“梓君?你这丫头什么时候转性了,跑这破烂地方来玩?”
然后马上想到了什么,又回头问孟然道,“这么说,你就是孟然了?昨天开会的时候科技部宋部长还提到你呢,你小子不错。”
张梓君在一旁给孟然使着眼色,左手还藏在身侧给孟然打着手势。
瞟了眼老人军礼服上的肩章,孟然不敢怠慢,赶紧敬了个军礼——他和老爸学过。
“刘领导您好,我就是孟然。”
通过张梓君的提示,加上白色军礼服和军衔,孟然已经猜出了对方的身份——这位可是海军的顶级大佬!
刘领导眼中闪过丝赞赏,“这军礼有模有样的,你父亲当过兵吧,跟你父亲学的?”
“是的!有机会我也想到部队历练历练。”
孟然这倒不是假话,前世受老爸影响,他还真报考过军校,可惜高考差几分没考上……。
刘领导哈哈大笑,摆了摆手。
“别了,你这种啊,握笔杆子比握枪杆子有用,还是呆实验室里更合适,多研究点好东西出来比你到部队里强多了。”
“话说回来,我们还是老乡吧?你爷爷也是大悟县的?”
“对,听我爸说过,可惜我长这么大还没回去过呢。”
“嗯,有机会可以回去看看,我也好多年没回去咯……。”
……
老领导和孟然聊得很投机,拉了半天家常,他又想起了刚开始孟然念的那句诗。
“孟然啊,你念的那句是谁的诗啊?我怎么没印象呢?”
孟然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脸回答道,“领导爷爷您见笑了,那句只是小子我有感而发罢了。”
刘领导愣了一下,随机目光中流露出一丝赞许,笑着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