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悦得令后点齐兵马迅速出发。
他丝毫没有感觉到汪德臣将他当做了炮灰。
他刚投降蒙哥,寸功未立,如此机会,他一定会把握住。
虽然蒙古大营对大获城讳莫如深。
在他看来,也就那么回事。
他分析过天下大势,蒙古铁骑席卷天下,大宋落败是迟早的事。
如今所做只不过是苟延残喘。
他可不想为大宋殉葬。
打不过那就加入,只要立下功勋,汉人当皇帝和蒙古人当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
羽东阳终于收到李信的消息,得知他已经按计划到达指定位置,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乔装的百姓也安全抵达卧蚕岭。
再继续留在指挥部意义不大,向唐怀德发出最后一条命令后,率羽卫迅速离开。
不过他并没有回卧蚕岭,而是向着青云涧疾行。
那里才是真正的战场。
李忽兰吉得到汪德臣面授机宜,一路缓缓而行,和张大悦部始终保持在十里左右的距离。
各方人马各怀心思,向青云涧慢慢靠拢。
李信到达青云涧后,来不及休息。
迅速来到藏地雷的山坳,和守卫多时的兄弟简单交代几句,便开始率众挖坑埋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整个青云涧谷内,密密麻麻的埋好地雷。
他曾问过羽东阳,为什么不直接埋炸药包。
羽东阳告诉他,炸药包所需黑火药数量较大,且容易受潮,再一个也没有那么多麻布。
地雷就地雷,只要能炸死狗鞑子,他是无所谓的。
埋好雷后,他又带人做了一番伪装,这才作罢。
多亏是冬天,伪装起来简单。
只要撒上厚厚的落叶就行。
青云涧地势险要,约莫十丈宽,两侧皆是悬崖峭壁,根本无法大规模藏兵。
只能留下控制引线的士兵。
好在谷内有一片不太大的密林。
他们只有不到千人,隐藏在内,倒也不十分拥挤。
万事俱备,只等鞑子前来送死。
李信留下明暗哨,带领其余人养精蓄锐。
羽东阳休息不了,他心忧前线,一路马不停蹄的率人赶路。
唐怀德一方面继续截杀信使,一方面缓缓向青云涧移动。
张大悦立功心切,七八十里的路程一天多一点就已经赶到。
他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到了青云涧口没有急着进入,而是派出斥候先行探路。
这样的险地,历来都是最佳伏兵之处。
他没活够,还想跟着蒙哥建功立业。
斥候是张大悦麾下精锐,进入谷内迅速搜索两侧山崖。
控制引线的士兵堪堪躲过搜查,差点就暴露,心中一阵后怕。
“你那边有情况吗?”
“没有!”
“看来两侧山崖均无伏兵,现在就只剩前方密林。”
一名斥候伸手指向李信藏兵之处。
李信见状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悄悄命令手下抽出长刀。
“算了吧,这么一片小树林能藏多少兵?再说就算藏了,又能怎么样?这不是伏击是找死!”
“也对!”
另一名斥候咧嘴笑了笑。
李信看着眼前两队斥候退出谷内,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张大悦得报后,再无疑色,率兵向着青云涧内进发。
控制引线的士兵,看着张大悦部从山崖下走过,神情紧张。
待全部敌人踏入埋伏,带头的排长一声令下,引线纷纷拉动。
细小的吱吱声很有规律的传来。
“不好!有埋伏!迅速冲出青云涧!”
张大悦来不及怪罪斥候,当机立断。
他的反应不可谓不快,但没用。
轰隆声震的山石滚落,林中打盹的小鸟被惊的一群一群飞起。
再看谷内,如同修罗场一般。
血腥味混杂着火药爆炸后的硝烟直冲鼻腔。
敌人被炸的比破烂不堪的麻布还不如。
没有死透的敌人惨嚎声如同地狱来的厉鬼。
张大悦运气好,除了微乎其微的擦伤,几乎没有外伤。
可胯下战马就惨了,千疮百孔,长嘶一声倒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