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带着图书馆穿越到南宋末年 > 第48章 扩军加成立商队

第48章 扩军加成立商队

有李氏家族支援的物资,再加上李如福的加入,革新会的实力翻天覆地。

老三营青云涧被打残,残部又随着唐怀德去了钓鱼城。

义勇军加上羽卫和特种大队残部,可战之兵不过两千六百余人。

从鞑子运粮队留下的百姓中征调八百余人后,堪堪维持到青云涧之前的程度。

可李氏家族一下就抽调四千余青壮参加义勇军,义勇军战斗营战士达到恐怖的八千余人。

羽东阳立马主持召开义勇军干部会议。

义勇军编制重新调整。

基层架构不变,依然是三个人为一个战斗小组,四个战斗小组为一个班。

四个班为一个排,四个排为一个连,四个连为一个营。

营以上则调整为三个营为一个团,三个团为一个师。

羽东阳自动升任师长职务,李信和李如福为师部参谋。

辛定北任一团团长,马光北任二团团长,金智勇为三团团长。

各营长由原来的连长提拔,各连长由原来的排长提拔,各排长由原来的班长提拔。

各班长由原来的老兵选任。

李氏青壮难免会有异议,不是羽东阳嫉贤妒能。

只是因为李氏青壮基本没经历过正式战场,太过稚嫩,又不熟悉火器作战。

在羽东阳及时安抚和李如福的干预下,才没了声音。

虽李氏给予羽东阳极大的支持,可羽东阳也没因此就徇私舞弊。

李氏青壮被打乱后,编入军伍。

道理很简单,残酷的战场不会给你讲人情。

打乱编入后,有老兵带领,才能保证更多人在战场上活下来。

对此李如福和李氏族老颇为认同。

除此羽卫扩至五十多人,和原来夜枭特种大队人数持平。

夜枭特种大队扩至打散前人数的两倍,由于唐怀德不在,所以李如福兼任队长,等唐怀德归队后再行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羽卫清一色的老兵,夜枭特种大队除过少量特别优秀的新兵外也基本由老兵组成。

剩余的四百多人成为师部直属连队,按照正常编制分为两个连。

军队整编完成后,开始加紧训练。

李氏新兵基本都识字,而老兵们战场经验又丰富。

相处的极为和睦,老兵教李氏新兵战场技巧,李氏新兵教老兵识字。

孙历尘被任命为后勤部部长,带领不适合战斗的其余运粮队百姓组成规模千人的后勤部队。

卫生营也扩张为拥有两百余人的队伍,其中有一半多男性。

工兵营新加入了一些工匠和学徒,总人数三百四十人。

孙历尘同时还兼任情报处处长,在这期间孙历尘也没闲着。

他亲自从运粮队中挑选出三十余名富有冒险精神,又足够机灵的百姓,实行特训。

特训的教材当然是羽东阳从图书馆中找到并改良后交给孙历尘的。

情报处虽规模有限,可架子总算是搭起来了。

情报处对内称情报处,对外则有一个神秘的名称:烟尘。

革新会这边显的单薄了些,李如福加入后总共也才九人。

不过羽东阳并不急,革新会成员宁缺毋滥。

再者基本的纲领和意识思想工作都没完善,也不适合大规模扩张。

除了军队和革新会之外,羽东阳和李氏族老经过好几天的谈话后,成立了一个商队。

商队接受革新会直接领导,对内称革新商会,对外称李氏商队。

主营羽东阳发明的眼镜和汽灯。

其实羽东阳还有更多发明,只是现在分身乏术。

眼镜和汽灯总不可能只靠着打磨水晶吧?

不提成本,光是产量也提不起来呀。

羽东阳思虑再三后决定现在就拿出玻璃这一大杀器。

李家堡内部,划出了一小片地方,直接建了一个玻璃作坊。

有万能的图书馆在,只失败了两次,就成功了。

第一炉玻璃出来后,羽东阳并没有用作眼镜和汽灯,而是做成饮茶器具送给李氏族老们。

感谢李氏族老的鼎力支持,老头子们拿到器具后,爱不释手。

对羽东阳更加信服,他们坚信羽东阳就是上天派下来拯救大汉一族的。

否则怎么可能用一些破沙子就烧制成如此美轮美奂的器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