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嘉瑶立刻跳开,得意地喊:“你答应了!”
被她磨的实在受不了的秦元旻就答应了
……才怪。
秦元旻认为戚嘉瑶如此怕热也是体热气虚、身体不好的缘故,于是每天早上更加认真地督促戚嘉瑶跑圈。
甚至因为夏天天亮的更早,而决定把起床的时辰再提前半个时辰。
失去冰盆冰碗又加倍早起的戚嘉瑶:“……”艹,是一种植物。
#
在戚嘉瑶每天倍加痛苦的时候,宫外的一些权贵人家也渐渐收到了宫中传来的消息小道消息——戚嘉瑶被皇帝看上了。
戚家,真是代代出宠妃啊!
戚太妃的得宠,还让不少人家历历在目。先帝不仅允许戚太妃多次回家省亲,还亲自陪着她回家。
戚家,这个京城的末流官宦人家居然接过三次圣驾,这是多少权贵世家都没有过的事情!戚家一时之间在京城风光无匹。
不过,先帝的身子被吃喝玩乐和女色掏空了,又长期被有毒的仙丹侵蚀,很快飞升了。戚太妃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结果,戚家又出了一个得宠的女儿?
难道戚家真是块风水宝地?还能祖祖辈辈出宠妃?
再一打听,戚嘉瑶庶出不说,可还是嫁过人的,这出身……噎得多少把女儿送进宫里的官宦人家一阵窒息。
自己千宠万宠养出来的清清白白的女儿还不如一个嫁过人的?
不过令众人唯一庆幸的是,皇帝并没有给戚嘉瑶什么封号,似乎不打算纳入后宫。幸好皇上还没有被女色冲昏头脑,官宦人家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毕竟,不安慰自己,他们也没什么办法。皇帝不是先帝,彻查盐政,收回八大柱国公的兵权,扫平柔然边患……这些都证明皇上是个厉害的君主。
而且成国公和烈国公的谋乱近在眼前,谁敢这时候贸然上去触了皇帝的逆鳞不说,万一被皇帝当作余党处置了怎么办?
虽然说只诛首恶,但怎么办,不还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儿。
因此,虽然前朝和后宫都有不少人对皇帝专宠戚嘉瑶心生不满,但都不敢去惹皇帝。
御史大夫倒是谏言皇帝该多幸后宫,绵延子嗣,直言犯上这是御史的责任。
秦元旻也不和他们过多计较,只说了一句:“朕还年轻,不急在这一时。”
皇帝,上回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上回皇帝说战事当前,各位把心思放在政务上。现在又说还年轻,你这是敷衍搪塞,当我们看不出来是不是?
但御史大夫再磨破了嘴皮子,皇帝都还是那个不幸后宫的皇帝。
哦对,这回不是不近女色了,只是不幸后宫,皇帝还是有进步的。
御史台眼见御史大夫又一次无功而返,有个年轻的御史忍不住站了出来:“陛下宠幸女嬖,惑于狐媚谗言,不幸后宫,无有子嗣,臣请诛杀女嬖,以儆效尤。”
很好,成功踩中了秦元旻的雷区。
秦元旻拍案大怒:“你是说朕是昏君吗?”
御史懵了一点,他的重点在女嬖,为什么皇帝会自动理解为在骂他?
秦元旻很聪明地把戚嘉瑶摘了出去,这种事情上位者有错,只会让下位者背锅。他不能让戚嘉瑶背锅,只能装模作样把话题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再把事态严重化,给御史扣帽子。
甩锅侠秦元旻成功把难题交给了御史。
御史自然辩解:“臣绝无此意。只是女嬖……”
秦元旻:“你既无此意,朕便不再过多计较。望你以后谨言慎行,反躬自省,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御史:???他哪里有错来着?
不给御史再说话的机会,秦元旻转而谈起了其他的事情。
满肚子被噎回去的御史悻悻地站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
正在皇上耍滑头、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圣驾要去避暑山庄避暑了。
皇帝每年天气炎热的时候,都会去离京师不远的黎山避暑山庄避暑,先帝时候,甚至在黎山修建了亭台楼阁,灵囿猎场,长住黎山,乐不思蜀,等闲不回京师。
秦元旻刚登基时,更是忙碌(加倍卷王),又不喜黎山的奢华,干脆夏天哪里也不去,老老实实在皇宫待着。
什么避暑不避暑的,心静自然凉!
皇帝不去黎山,谁还敢去?你比皇帝还金贵?
底下官员只能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