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熙悠悠说完兴亡之说,心中怅然,杨熙感觉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既然来了,就应该做一些事情,不管结果如何,努力让天下民众少死一些,多活下来一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杨熙感觉自己内心好像有一团火在迸发,紧握着双手,想着乱世将至,逐鹿天下的诸侯,心中炽热无比,或许真的有这种可能。杨熙突然感觉有千斤重担压在自己身上,长舒了一口气,这就是命运,这就是我,逃不过,躲不过。
杨熙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卷入了争斗,就是杨熙不作出决定,历史的发展会推着他向前走,不得不做出决定。
徐直、田丰和裴文三人听完杨熙的兴亡之说,心中默然。这是历史必然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华夏是在争斗中,从更古延续到现在。所有不友好的情感都是来源于妒忌,妒忌的根源就是不平等。然而真正的平等是没有,这就是历史的悲哀。人人都想着往上爬,回过头来,发现脚下都是枯骨。但是他们已经不能回头,只有继续往上爬,只有死亡的那一天,或许才是解脱。
裴文年纪最大,在这里四人中,年龄相差不齐,仔细算起来,裴文比杨熙大二十数岁。但是此刻裴文很是感慨,已是而立之年的裴文,接触的比他们都多,在温家还弱小的时候,他帮助温乾,一步步走了过来,经历了太多太多。
裴文开口说道:
“我已经活了三十多年,却没有一少年活得透彻,哎!”
徐直和田丰虽然没有经历那么多,但是从历史典籍中透露出的枯骨之说,让他们心情略显沉重。
杨熙突然转过头说道:
“我想这天下少死些人,你们能助我吗?”
裴文三人听完杨熙所说,有些意动,不过都没出口,他们对杨熙了解甚少,选择主公还是得甚重。杨熙身份很是特殊,作为青州刺史的义子,虽然现在郑良对于杨熙很是看重,但是要想逐鹿天下,需要太多因素。
杨熙看着他们都默不作声,霎时间明了,要是这么容易就能说服三人,那未免来得太轻松了。不过杨熙突然有了个念头,对三人说道:
“如果我能两个月内平定青州之乱,把青州完全掌握在郑家手里,你们可愿意帮我!” 裴文三人听说之后,思考杨熙所说的可能性,青州世家关系密杂,尤其是高家和顾家势力比温家还大。若是杨熙真能两月之内解决青州祸患,第一,可以说明杨熙目光长远,谋划和算计都是顶尖的,不是碌碌无能之辈;第二,这次之后,郑家对杨熙更是看重会倾注在杨熙身上;第三,杨熙这几个月所做之事,可以看出杨熙还是仁义之人。目前看来,杨熙最好的投靠人选,尤其是杨熙还这么年轻,能这出这些事,足以让他们感到可怕,不想与他为敌。不过现在局势确实对郑家一方不利,兵力相差太多了。
裴文三人想通了其中关节,裴文率先出口说道:
“若是真是如此,某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田丰考虑着得失,虽然他现在还打着田家标记,目前还是杨熙的敌人,但是若是杨熙真能完成此等壮举,自己说服田家家主田坤,倾全族之力,赌一次,也是未尝不可。
田丰开口道:
“若是真如此,我便说服田家家主田坤,助你在乱世之中创造一番基业。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敌人!”
徐家本来就是和杨熙是一条路的,不过徐直之前一直是为徐家考虑得失,现在对杨熙更是刮目相看,若是连这一关都挺不过,徐家也要跟着倒霉,他没有别的选择。二十天多前,郑良为了杨熙,不惜放弃自己的儿子,可以看出,郑良有托付杨熙下代家主的意思。开口道:
“无需两月之后,现在我助杨熙兄夺得青州!”
杨熙听完三人所说,本来还害怕他们不上当。徐直的投靠,让杨熙有些欣喜,虽然徐直没有改口,但是只要证明自己,这一天并不遥远。杨熙开口说道:
“我得徐直相助,青州之事,就有了十成把握。文康兄、元皓兄,记住今日所言,来日不要反悔就是!哈哈!”
裴文和田丰隐隐觉得自己好像被杨熙坑了,好像杨熙故意挖好坑等着他们三人去跳。脸色有些怪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已经说出,反悔已经不可能。
杨熙感觉和这些文人在一起交流,真得太费脑子了。还好自己技高一筹,提前给他们下好套。杨熙看着火候差不多了,就和徐直说道:
“少远兄,弄了半天,我们几人还没就餐呢!我幼妹定是饿了,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