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良听着杨熙的话语,沉声说道:
“守军可保长广一月之内不失,不过我想从你这边要几个人。”
杨熙听到郑良的话语,心中苦笑,其实郑良早就看上了典管太史慈几人,想了一下,说道:
“典父和杨义可以留下来防守,但是大哥和二哥必须要和我一起,不然的话,我怕出军卓家有失。”
郑良这是挖杨熙的墙角,不过杨熙现在肯放两个人给他,已经很不错了。
郑良沉吟了一下,对着杨熙和典韦说道:
“阿雉,大壮,你两随我来!”
杨熙和典韦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郑良有什么吩咐的,不过还是随着郑良去了。
此时郑良已经封锁了长广四个城门,城墙上面站满了兵士,在城墙下面也驻扎了很多兵士,城墙脚边堆满了巨石和火油。旁边架满了大锅,这些锅是用来烧水的。守军的情绪很稳定,没有一点慌乱。
城内居民开始看见温家联军,还有些混乱,不过在郑良派人游说下,渐渐安定下来。不过现在长广城有些拥挤,长广周围的民众全部集合在此,很多之前加入商会的家族,很识相的主动接纳这个民众。
杨熙和典韦随着郑良来到兵器铸造之地,隔着老远,几人都能听到里面的工匠在噼里啪啦的捶打着铁具。之前也有来过这里,看到工匠们都用着传统的制作手艺在制作兵器和箭矢,工作效率很是低下。杨熙想起了后世的流水线的分工做法,和郑良提起这事。就像制作兵器一样,简单的腰刀,可以先用黏土制作刀身、刀柄,两组人分别然后灌入铁水,等待铁水凝固后,在交由另一组人用铁水熔接结合处,最后交由最后一组去除成型刀剑上的毛坯。这样可以简化制作流程。郑良听闻后,吩咐下去,先行组建一部分实验,果然如同杨熙所说,制作效率整整提高了三倍,而且制作出来的腰刀完全一致,不过质量没有原始制作的那么好,但是用于战场上厮杀完全足够了。渐渐地在长戟、长枪、和箭矢上都采用了这种思想。本来还害怕箭矢不够用的郑良,现在完全没有这种担心。
郑良带着杨熙和典韦走进铸造所内,工匠们对着郑良行礼,郑良挥了挥手,让他们不要拘礼,继续铸造。不过他们看见杨熙后,神情比郑良还要恭敬,他们知道他们现在采用的最新的制作工艺是杨熙提出的,完全颠覆了他们以往的思维,制作简单,并且对工匠们的技艺要求也没有那么高了。
郑良看着工匠们如此,无奈地笑了一下,然后走进屋内坐下。郑良吩咐人,将为杨熙和典韦准备的“礼物”拿了出来。
片刻之后,下人抬来两个木箱,其中一个有两米多长,另外一个也有一米多长。
郑良示意杨熙和典韦上前,两人打开木箱的锁扣,长一点木箱内,放着一杆长枪,短一点的木箱内放着一对双戟。杨熙一看到这把长枪,就爱不释手。
长枪全身黝黑,入手冰凉,尤其是枪尖锋锐无比,枪身刻有狂风二字。
杨熙拿起这柄长枪,很沉,约有百十斤重。但是对于杨熙来说确实刚刚好,杨熙不知觉的单手持枪,耍了一个枪花。枪尖传来轻吟的响声,很是清脆。杨熙一瞬间都爱上了这把枪,嘴中不由自主地喊出:
“好!好枪!”
典韦这厮拿起那把双戟,慢慢抚摸着戟身。这对双戟不似普通的战戟,比太史慈的长歌战戟还要长几尺,戟身刻有紫电二字。紫电重约九十斤,很是古朴,没有雕龙和宝玉,但是就是这把双戟的戟锋射出嗜人的光芒。典韦此刻很安静,与平时完全不同。
郑良看着他们两人,两人就如同孩子一般,看着自己心爱的东西。
杨熙和典韦单膝跪地,杨熙开口说道:
“多谢义父相赠狂风,孩儿定将誓死杀敌,保卫郑家!”
典韦也跟着说道:
“谢谢郑家主赠送紫电,我定将与杨熙一样,保卫郑家不受贼人侵害!”
郑良听完后,对着典韦说道:
“你还叫我郑家主,如此排外,你与阿雉结为兄弟,你便和阿雉一样,叫我义父如何?”
典韦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
“多谢义父!”
杨熙微微一笑,郑良收买人心的方法真是直接,但是他和典韦还是很感动。
郑良扶起二人,说道:
“在几年前,我寻到一块陨铁,一直存留到最近,看到你二人没有趁手的兵器,尤其是大壮,一直想要一柄双戟。我就寻思着,用这块陨铁给你们锻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