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于,是一个县名,位于交趾西面(在今越南北境),有户四万余,人口多达十二万众。
原本,在汉光武帝时期率军来此的伏波将军马援以西于县辖地辽阔,人口众多,边远处离治所一百余里,管理不便为由,曾上书给皇帝,请求将西于县分为了封溪、望海二县。
后来士家执掌交趾时,为了便于掌控,又将两县合并,依旧以西于县相称,历任县令皆由士家亲信之人担任。
西于令,则是西于县的最高行政长官。自秦以来,凡县,满万户其最高官员则称之为令,不满万户则为长,当士茂听到士燮说要让自己为西于令时,士茂就知道自己的机遇来了。
以令相称,那么就说明了那个县至少是个万户以上的大县,人口众多,如此一来,士茂能做的事情,也就多了起来。
士茂从来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当然,他也有本事这样做,不然他也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五年内白手起家,从一名不文的打工一族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
来到三国,士茂始终认为自己应该有所作为,至少,要能保住性命。
穿越以前的士茂喜欢三国,看过不少这个时代的资料,虽说不上深有研究,但一些基本的,他还是知道的。
交州士家,虽然在三国这个时代并不怎么显眼,甚至在演义中都不曾出现过,但好歹也是雄据一方的势力,士茂对于他们以后的下场,是清楚的。
交州士家在老爷子士燮死了以后,由于不满东吴派来的接掌交州大权的人而反,最后落了个投降被诛的下场,那个领头反叛之人,正是士茂如今的父亲士徽。
所以,无论如何,士茂都必须做点什么,否则那将是坐以待毙,除非他能劝士徽等士家长辈放弃现有的一切,但是很明显的,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走出太守府的那一刻,士茂已经想好了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
首先,他要有一股属于自己的势力,这点在这个乱世,将会是必不可少的,西于县,虽然偏远,但人口众多,地域辽阔,非常利于隐瞒一些东西,士茂认为这个地方正好合适自己。其次,他还需要获得士家长辈的认可,让他们相信,只有自己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最后他要做的,就是让交州士家摆脱江东集团的威胁,这样他们才有精力去做其他事情,比如将交州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又或者……
荆州将是士茂除了交州以外的第二个目标,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能否拥有荆州,将决定交州士家的未来。
“茂,你没事吧?”正在沉思的士茂,被一个关切的声音打断了思路,抬头一看,只见丁易、蒯氏兄弟以及摩楠正一脸焦急的望着自己。
他们,一直在等自己吗?
由于刚才在想以后的事情,他竟连这几人走到面前也没有察觉。
以士茂穿越以前的阅历,他感觉得出来,眼前这几人都是真正关心自己的,心中一暖,答道:“当然没事……或者说有事,但却是好事。”
“好事?”丁易一下子来了兴趣,脸上的笑意也浮现了出来,“快给我们说说,有什么好事?”
“唔,祖父大人决定让我为西于令,代行抚夷校尉事。”
“什么!西于令,代行抚夷校尉事?”丁易的反应很激烈,就连蒯氏兄弟也露出诧异表情。
西于县,身为交趾郡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西于县的大名。要知道交趾郡在籍总人口才不过五十万左右,而单单西于县就占了五分之一。
一个自小不被家族看重的人,重病初愈,年仅十六居然就出仕为官,而且还是人口众多的西于县令,这由不得丁易等人不乍舌。
“茂,虽然你从没说过谎,但你这话,让我很怀疑你是在说笑。”蒯承道。
“事情真伪你们过段时间自然会知晓,现在我想问你们的是,如果我真为西于令,你们,可愿助我?”士茂问道。眼前几人都是他信得过的人,有他们在再怎么也好过自己孤身一人上任。
“当然。”丁易毫不犹豫的答道,作为家族中不受看重的人,他想要有一番成就,就必须将自己绑在士茂身上,会一口答应下来,也在士茂预料之中。
而蒯氏兄弟则显得有些犹豫,这倒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去,毕竟都是怀揣着梦想的少年,谁不想外出闯荡一番,然后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他们考虑的,是他们的义父蒯屈。
蒯屈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虽然因为经常锻炼的缘故身体还很硬朗,但想来一个迟暮的老人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