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县城的途中,一个一直困扰着士茂的问题重又出现在士茂脑中:龙编城距西于县往返不过二十余日,为何如今过了三个多月,龙编城的人才姗姗来迟?
每每想到这个问题,士茂都会忍不住猜测,是老爷子对自己不再如开始那般看重了?抑或是士家,已经有人对自己的得势产生不满,从而从中阻扰,影响了老爷子?
不管是上面哪种猜想,对现在的士茂都是非常不利的,老爷子不再看重,后果可想而知。或者老爷子依旧很看重士茂,但有些人却对他的快速崛起感到不安或者不满,进而从中作梗,这对士茂的危害也不小。
带着这样的疑问,士茂忐忑不安的回到县城,他现在有点怕了,怕见到从龙编城来的都是些才能平平的人。因为这样一来,就已经坐实了自己的猜想,不管哪一种,以后自己都必须加倍小心,稍有不慎,恐怕就是万劫不复。
不过士茂的担心在抵达县城后,很快就消失了,因为他看到了龙编城来的人,二十余匠师,后面还跟随了一百多学徒,这就是老爷子派过来的人,随行保护的,还有三百玄甲铁卫。
听袁徽说,这三百玄甲铁卫都将不再返回龙编城,而是留在西于县,听从士茂的指挥。除了这些,老爷子还额外的送来了三百套玄甲铁卫所穿的铠甲,如此一来,士茂共可组的建玄甲铁卫已达八百人,几乎可以单独成一军。
听袁徽这样一说,这些日子困扰士茂的问题全部都烟消云散,如此场面,还用得着说什么吗?老爷子对自己的支持,绝对是不遗余力。
袁徽还介绍,那二十余名匠师,也是来历不小,其中大多都是以前中原有名的匠师,只因中原动荡,不得已这才南下交州。还有一些则是交州本地名匠,技艺与中原来的这些匠师,也是相差仿佛。
经过简单的介绍后,接下来便是安置事宜。
三百玄甲铁卫以及额外的三百套铠甲,士茂依旧将他们安置在军营内,所幸如今新的军营已快竣工,多出三百余人,并不算什么。至于这一百多工匠,士茂也不管他们旅途劳顿,歇息一晚之后,就打算让他们立即前往冶铁监,他必须得做出足够的成绩,这才能不辜负老爷子的厚爱。
二十余匠师士茂自然是要设宴款待的,这些人初来西于县,想必对于士茂让人做的八仙桌太师椅之类的还不习惯,所以士茂按照这个时代人们的习惯,一人一席,宾主依次而坐。
宴会上,士茂一直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以他堂堂士家长孙的身份,竟然频频向这些匠师敬酒,除了让有些匠师受宠若惊外,还有些则对士茂的做法暗自点头。
虽然这个时代匠师的地位并不高,但某些自认有真才实学的人,还是很注重自己的颜面的,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地位低那些文人一等,反而对于某些夸夸其谈的文人,还很不屑。
士茂如此放低姿态的接待他们,这让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于士茂的看法,也在悄然的发生变化。
原本以为,士茂不过是凭借着自己的身份,才得以成为一县之长,可是如今看来,似乎也不尽然……
这次晚宴,自然是宾主尽欢,待送走这些匠师后,士茂一把拉住袁徽,将他带到一处没人的地方。
袁徽正待询问,士茂突然对着袁徽深深一揖:“先生……”
袁徽急忙扶起士茂:“大公子,这是为何,老夫万万承受不起。”
“先生不必推迟,茂已尽知矣。”士茂看着袁徽,无比真诚的说道,“此次之事若非先生从中帮助,祖父大人安能对茂如此鼎立支持,又怎会派如此多的人来我西于?先生于我之大恩,茂铭感五内,永生难忘。”
说完,士茂对袁徽又行了一个大礼。
士茂不是傻子,老爷子士燮能对自己如此支持,其中没有袁徽这个重量级人物为自己说好话,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刚才对袁徽那深深一揖,也完全是出自真心,不管袁徽有没有效忠自己的打算,至少他现在做的,已经让士茂很感谢了。
要知道,士茂这个西于令,自从上任以后,就没怎么处理过县内公务,一切大小事务,都是袁徽这个半百老人在为自己操劳。
虽然西于不过区区一县之地,对于袁徽这样的人才来说完全是大材小用,游刃有余,但要做到事必躬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对于这一点,无论是士茂还是袁徽,都是无奈,谁叫自己手下没什么可用人才呢。
袁徽见士茂说明缘由,也不再阻止士茂对自己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