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于县城以南千里之外,有一个在当地最为有名的蛮夷氏族,他们自称为控象人。
这个族群,人口近万余,分散居住在方圆百里之内,他们乐于安宁,享受自由,不喜战争,算是这块蛮荒之地很温和的一个部落了。
拥有这样性情的部落,本不适合在这蛮荒之地生存下去,可是他们却拥有一项特殊的本领,让其他怀有野心的蛮夷敬而远之。
控象人,顾名思义,便会能控制大象为自己做一些简单事情的人。由于他们生活的那个地方非常适合象群繁衍,加之人民性情温和,从不随意伤害大象,所以象族得以在此地与他们和睦共处,久而久之,他们便慢慢学会了驾驭大象。
就是他们驾驭大象这一本领,使其他各部想吞并他们的蛮夷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大象之威,并非那些蛮夷所能抗拒,他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激怒这些控象人。
大象性情温和,被激怒了尚且暴躁不安,而况人乎。一旦激怒他们,后果可想而知。
或许是长久的征伐,加之利器在手,连连的胜利使摩楠忘乎所以,以为凭着士茂的支持,所有的蛮夷都不堪一击,面对控象人,摩楠毫不犹豫的发起了冲锋。
八千南征大军,面对一字排开的数百头战象以及紧随其后的三千控象一族强壮男子,可说是一触即溃。
数百战象一齐小跑前进,其威势岂是这些连大象都未曾见过的雒民能承受的?加之这些雒民来自不同部落,忠心程度与士气均不高,心里害怕之下,还未冲到战象面前,就齐齐转身逃跑,数百战象背上的弓箭手对于这些入侵者毫不留情,每一箭射出,都会有一个雒民惨叫着倒下,没多久,就被后面赶上来的战象踩为肉饼。
八千人,最后只收拢了四千余,其余雒民不是战死,就是被俘,南征大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第一次战败,便是伤亡近半的惨败,不论是对摩楠还是其他被征服的部落,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而摩楠在这数月内建立起来的威信,也跌至低谷。
如果不是摩楠背后还有士茂手中的汉军将士为他撑腰,估计立刻便会有不少部落重新反叛,可即便如此,摩楠的处境也很不妙,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件事,其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
此刻,摩楠就跪在士茂面前,羞愧的低着头,也不说话,静静的等待着士茂的雷霆之怒。
作为投靠士茂的人,哪怕摩楠如今已是一方首领,治下十余万雒民,但在士茂面前,摩楠不敢有丝毫不敬,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士茂给予的,没有士茂的支持,自己就什么都不是。
阿古噜,摩楠的父亲也在这里,看见士茂阴沉的脸不说话,欲言又止,最终下定决心,上前一步:“大人,摩楠尚且年幼,还需历练,此次失败也是未曾料到敌人会有如此厉害的坐骑,还请大人再给他一次机会。”
“再给他一次机会?”士茂寒声说道,“让他再葬送四千大军,而后惨败而归?如此一来,恐我汉军威严,亦将为你等蒙尘。”
对待属下,不可一味的宽容,否则容易失去上位者的威严,也容易让属下起轻视之心,士茂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这一番话说出来,却是让阿古噜无话可说,摩楠的脑袋也垂得更低了。
“本校尉已经决定,要亲率大军,南征诸蛮,使我汉军声威,直达万里之外。”说着,士茂环视房内几人,“诸位可愿随我一同前往。”
“我等誓死追随大人。”军中几个将领齐声应道。
“摩楠请为前锋,望公子应允。”摩楠趴在地上,抬起头恳切的看着士茂。
士茂自然不会真拿摩楠怎么样,他还要依靠他为自己管辖那些臣服的雒民呢,见如今姿态已经做够了,便道:“摩楠,你且起来。”
“多谢公子。”摩楠脸上一喜,以为士茂答应了自己,忙声说道。
却听士茂说道:“此次南征,干系重大,容不得有半点失误,先锋一职,我已有人选,汝只需为四千征战大军筹措足食军粮便可。”
见摩楠有些沮丧,士茂脸色一寒,似有不满之意:“粮草辎重乃大军征战胜利的保证,万不可有所小觑,摩楠,若你自认不能办到,本校尉换人便是。”
摩楠悚然一惊,急忙说道:“军粮一事,摩楠必不叫公子失望。”
“如此便好。”士茂脸色缓了缓,接着又商议了一些事情,就摆手让众人退下。
等到众人散去,房中只剩下士茂与袁徽两个人,袁徽微微蹙眉道:“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