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见到士茂,魏延拱手说道,“不知主公唤末将来有何吩咐?”
士茂招呼魏延坐下,这才说道:“文长,如今桂阳郡已在我等手中,不知你以为,下一步我该如何做?”
魏延当然不认为士茂这是在请教他,跟随士茂日久,对士茂的本事魏延相当清楚,别看士茂年青,但他绝对是一个杀伐果断、才智兼备的人,何况士茂身边还有徐庶、庞统、袁徽、橙羽等一批谋臣智士在,想必出兵之前就已想好以后将要做的事,现在之所以这样问自己,不过是在考验自己罢了。
魏延知道,士茂不会无故考验自己,或许,自己展露才能的机会到了,于是魏延暗自斟酌一番,将心中思考良久的想法说了出来:“主公,自刘表死后,襄阳蔡瑁等人废长立幼,擅自立刘表次子刘琮为荆州之主,如此作为必将引得江夏刘琦心生不满,其他各郡官吏亦会心存疑惑,不知所以。
“刘琦所在江夏虽新败于江东孙权之手,但诚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刘琦有长子身份,荆州必多有官吏同情于他,若与刘琮为敌,必能成为其制肘,而且如今曹操大军将至,襄阳自顾不暇,根本已无余力兼顾荆南数郡之地。主公大可趁此机会,火速攻下荆南数郡,而后以此为根基,静待时势变化。”
说到这里,魏延突然皱了皱眉:“不过襄阳蔡瑁等人不过胆小无能之辈,延恐其自忖不敌曹操,或将投降曹操以换取官职亦未可知。”
从头至尾,魏延都只说大势,根本不说具体的军事部署,士茂明白,魏延这是根本看不上荆南数郡士兵的战斗力啊。
而且他竟能想到蔡瑁在手中有数万兵马时还会投降曹操,这点倒是难能可贵,因为想到了这一点,势必就会好好想想自己应该如何应对,蔡瑁一旦投降,直面曹操数十万大军的人似乎就是他士茂了。
“文长此言有理,而且我亦以为,蔡瑁定会投降曹操,不过就算如此,文长也不必太过担心,曹操之敌,非我交州,而是江东孙权也。况且新野刘备,亦非庸人,若他与孙权联合起来,曹操未必便能从他们手中讨得好处。”
魏延闻言点点头:“刘备、孙权二人皆人杰也,曹操虽然强势,但他二人联手,与曹操当有一战之力。”
“文长,你跟随我几年了?”突然士茂话锋一转,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回禀主公,延自建安八年跟随主公以来,至今已有五年矣。”魏延心中一动,强自按压住内心的激动,面上不动声色的答道。
主公如此问,定是要重用于我了。
“五年,一转眼之间已过去五年,时间可过的真快啊。”士茂感叹道。
“当初在襄阳时,我承诺将给你一个用武之地,为此你也等待了五年之久,此次出兵我独独让甘宁为主将领兵进攻零陵郡,却将你带着身边,你心中可有不满?”士茂出声问道。
“主公……”
士茂只让甘宁自领一军,却将自己闲置下来,说实话,魏延心中确实有些不痛快,可是如今听了士茂这番问话,魏延心中那点不满立刻烟消云散,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士茂。
与甘宁相处这么久以来,魏延对甘宁其实也颇为佩服,但佩服归佩服,带兵打仗之事岂可相让于人?
魏延自忖领兵作战的能力不在甘宁之下,若让自己独领一军,自己必将建立一番功绩。
士茂一笑:“我知你心有不甘,如今我便给你一次单独领兵的机会,你可敢接令。”
魏延立刻起身拱手说道:“主公尽管吩咐,末将定不负主公所望。”
“自明日起,我便要领军攻取零陵郡,桂阳不可无人防守,我会留给你一万人马,让你代我保全桂阳安定,你能否做到?”
见士茂真的让自己独领一军,而且还是负责一郡军事,魏延不由心神激荡,郑重说道:“何须如此多的人马,主公只需给某五千兵马足矣,某必为主公保我桂阳不失。”
如今士茂正是用人之际,所以对于桂阳郡投降的四千多士卒,他只从中将老弱去除而已,留下来的军卒足足有三千余人。
留给魏延的兵马中,当然也包括这些人。
士茂手下士卒粮饷待遇甚高,这些被选入军伍的投降士兵见能留在军中高兴还来不及,士茂根本不担心他们会叛变。
毕竟,他们当兵只为吃粮,至于上位者是谁,与他们并没有多大关系。
以前在陈应、鲍隆手下当兵,根本没什么荣誉感,那就更别说什么军队归属感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