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士家天下 > 第九十九章 樊城

第九十九章 樊城

刘表自入主荆州以来,虽拉拢了一批当地士族,也重用了一些前来投奔之人,但依然有许多身怀才干的人在其帐下不得重用。

一来是刘表本身性情如此,二来则是蔡瑁等人掌权,当然不希望那些有大才干的人得到重用,否则将置他们这些随刘表平定荆州的元老于何地?

既然在刘表手下得不到重用,荆州便有一部分官吏逐渐将目光转向他处,而随着建安五年刘备的到来,这些人放佛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

刘备在这乱世颠簸十多年,曾经几经起伏,来荆州时,虽是落魄来投,但手下却也有精兵数千,有良将数员,更有仁义之名及莫大官职。

左将军、豫州牧,虽有名而无实,但至少他曾经也是一方诸侯,自然得到荆州这些失意官员的青睐,暗中与之交好的不少。

而伊籍,就是最初与刘备交往的荆州官吏之一,因为身怀才干,颇得刘备敬重,故而伊籍也就一心向着刘备,处处为刘备谋划考虑。

此次袭取襄阳,伊籍联合的一些荆州官吏在事后起到了安定襄阳的作用,功劳不小。

如今随着大公子刘琦返回襄阳,有他刘表长子的身份坐镇,名正言顺,所以襄阳至少是表面上安定了下来,伊籍自然也没几日前那么繁忙,接到刘备的邀请,匆匆赶了过来。

来到门前,伊籍递上请柬,随后不久,刘备亲自出迎,伊籍正要行礼,却被刘备一把拉住:“机伯休要客气,你我相交亦有数载,何必拘泥于这俗礼。况且此次稳定襄阳,机伯出力甚多,就算要拜,也该我拜谢你才是。”

刘备的这一番作为,让伊籍心中一暖,道:“此乃籍份内之事,将军亦不必如此。”

虽然已经将心托付于刘备,但为了掩人耳目,这位原本是刘表手下官吏的伊籍却是只能称呼刘备为将军,“主公”二字,还未到时机。

随后刘备将伊籍请入府内,一进会客厅,只见刘备手下简雍、孙乾、糜竺、糜芳、赵云、陈到等人都在,伊籍也就多少明白了刘备请自己的目的,这些人,可全是跟随刘备多年的人,外人,似乎只有自己一个。

突然,伊籍的目光定在了一个少年身上,这少年十六七岁模样,面目姣美,浑身透着一股不一样的气质,虽是直直的立在那里,厅中并无一席之地,但却让人不敢轻视。

刘备注意到伊籍的目光,笑着将那少年招过来:“机伯,我来为你介绍,此乃别驾刘先之外甥周不疑,字元直(倒与徐庶的表字一样),方今年仅十七,却是身怀异才之人。备初至荆州便与元直相识,其后也时常来往,我与他也算有半个师生之谊了。”

伊籍道:“元直大名我亦早有耳闻,你所著四首文论,籍皆拜读,实在为元直文采倾佩不已。”

“大人谬赞矣。”周不疑微微一笑,摆手说道,这样的赞扬之词,他听得实在太多了。

这场酒宴,刘备并未邀请外人,酒宴上讨论的,乃是刘备以后要走的道路,说着说着,刘备突然想到了隆中的诸葛亮。

这位卧龙先生,当初为自己谋划的,就是先取荆州为根基,然后东连江东孙权,再攻巴蜀,最后徐图北方曹操。

如今襄阳已落入自己手中,刘琦也不过是个好看的傀儡,自己随时可将之丢弃,等到打退曹操以后,再率兵往南赶走交州这些趁火打劫的人,整个荆州便真正属于自己了。

诸葛亮为自己谋划的第一步,便算是完成,然后一切只需按照他的谋划,一步步走下去,整个天下,似乎并不难图。

可惜,为何诸葛亮这种自比管、乐的人,却不愿意投效我去干一番功业呢?

想到这里,刘备微微叹息一声,却被坐在他下手的伊籍看见。

伊籍作为一个外人,却全心全意的帮助刘备,对于这点刘备很感激,此次邀他赴宴,自然让他坐在自己下手以示自己对他的敬重。

看见刘备叹息,伊籍不由问道:“将军为何突然叹息,可是有何烦心之事?”

刘备看了伊籍一眼,说道:“如今刘表新丧,荆州人心不稳,又恰逢曹操率大军南下,奈何我手下却并无多少可用之才,故而心中有些烦闷。”

伊籍说道:“将军欲求贤才,籍倒有一人想举荐于将军帐下。”

“哦?”刘备急忙问道,“不知机伯欲举荐何人?”

伊籍道:“荆襄有马氏兄弟五人,并有才名,其中一眉间生有白毛者,名叫马良,字季常。乡里有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此人颇有谋略,当可为将军分忧也。不过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