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暖暖看向来人,个子不高,端的是一团和气,不由得心生好感。
“亲家母,我是小小养母的姐妹,她娘走了以后,她便只有我这一门亲。如今,她身子骨差,说起来也是我无用,照顾不到的缘故。”
“亲家母”
沐暖暖反应过来以后,便笑了起来。说起来,只怕自己还不如人家。起码,人家是有照抚方小小的,自己……
好在,看起来这位倒不像是来寻人算账的?遂开口道:“您老来了才好,可好好劝劝,我这些日子,虽然想明白了,可是这劝人明白,竟然比我自己想明白还要难?”
“我知晓亲家母是极为不容易的,只是这孩子自小命就苦,我一时放心不下,所以才又打搅你们来了。”
“哪里能说打搅,你且好好劝她。贵英你随我去我房里,我还有事找你呢?”说着拉着她二婶出了门,见几个兄弟都在外头不明所以。随口解释了一句,“你大嫂的娘家人来看她了,都不要去打扰她们谈心。”
另外,又吩咐大河和大山兄弟带着三林去河里多捞些河蚌回来自己有用,要是有河虾和螺蛳也都捞回来,而且越多河蚌越好。
说着就带着崔贵英往自己房里去了,那些布料都堆在她房间的桌子和床头柜上。这可把崔贵英直看得发懵,随后便笑着说道:“大嫂这是发了什么财,这么好的棉布竟然堆成了山。”
“你少来打趣我,我不去地主家打秋风就算好的。这天气入了秋,你看我家一个个的衣服,再不准备起来,只怕都得去你家药铺里住着才安心。”
“那倒也是,只是没想到你买了这样子多。”
“哪里多了,这些,还有枝枝屋子里头的棉花,这都是预备给他们都先做个厚实一点的夹袄,然后再给他们做冬衣和里衣的”
“如今你家大大小小有8口人,照你的一通安排下来,确实得花不少东西。”崔贵英稍一思索,便答应道。
“还得花不少时间,所以我才寻你帮忙做。我今个儿得了个老太太的欢喜,卖了一些木耳,得了几两银子,你也可以理解为你说的发财。”
“大嫂这是他二叔说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我和他们趁着这段时间能上山,再打打猎,再寻些东西,也好换些钱。,所以,这活计都交给你了。你只说需要费多少时间,若是来不及,便再找个人帮你。”
“哪里有那么忙,如今他二叔去了书院,我整日都是在家里抛洒厅堂。你侄女也能帮忙缝个裤腿衣袖的。秋收之前除了绣花,夹袄和里衣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那便好,我还怕你忙不过来。你平常绣花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我也给你算工钱。”沐暖暖像是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下了一般,笑着打趣道。
“平常不过能挣个二百多?看你发财了,我也不多要你也拿二百来,我定然给你做好。”崔贵英也不推辞,笑着说道。
“哈哈,连着冬衣一起,我给你500文,晚上你和萍萍便留下吃饭,我看她们小姐妹也玩的好的很,你也不用担心。”
“四百文就够了,反正材料都是你的。”
“我说了五百就五百,你抓紧时间做。我去淘米煮饭去。
你看看可需要什么东西,我的针线篓子在柜子里,你自己拿。我也好久没翻了,你再找找看,缺什么回头我去镇上再买。”
说完沐暖暖便去了厨房,那猪板油是没时间熬了,便吊到水井里头放着。
晚饭沐暖暖煮的陈米,这一顿下去,她才发觉家里的米基本上就只剩下煮两顿粥的了。这几天自己做饭,没有节省,米面都消耗的很快。
这掌家之事,还真是不易啊?
怪不得之前说,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呢?这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可不是瞎说的,看起来,后面还得去买些米面粮油之类的。
沐暖暖才洗好米,这时方小小她们就进了厨房。
“亲家母,我看了小小如今过得好,是一百个放心,便不打搅,这就回去了。”
“你可不必如此客气,多住两天才好,我这米都下锅了。”
“不了,不了,家里还有一堆事。”
“干娘,你就住一晚呗。”
“小小啊!娘看你现在过的好,你婆婆待你也好,我就知足了。”
“姥姥,姥姥,你别走,我想你了,娘也想你。”林小胖扑了过来,眼带泪花的说道。
“小胖啊!你们如今过得好,外婆得空再来看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