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里没有几个人了。
一路走去,满眼都是荒凉。
唯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村里最好的青瓦房里很是热闹。
从门口路过的时候,还听到有人调笑说闹。
隐约还有吹拉弹唱之声。
在这穷乡僻壤,不要说是在荒年了。
就是在最热闹繁华的时候,除了逢年过节村里会请草台班子唱戏。
平时是不可能会有人阔气到,请人到家里唱曲的。
心中觉得怪异,三丫倒是没太在意。
现在世道乱,独善其身不要管闲事才能命长。
“大哥,我们走快点。”
见两个哥哥在往那边屋子里看,她赶忙在大哥的背上催促。
三兄妹很快路过喧闹的房子,进了偏僻的小道。
重新走回这条熟悉的路,三丫很是感慨。
小时候,她饿得受不了总会从这条路去外公外婆家。
再次踏上故土,她的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们就会给自己好吃的。
在杨家受了委屈也会从这里去找外公外婆。
这条路看似很窄,可在三丫的心中却很宽敞。
外公外婆家还是老样子。
土墙茅草房,泥巴院子里有棵高大的柿子树。
“外公,外婆——”
三丫挣扎着,从大哥的背上下来。
屋子的门半敞,她喊声震天也没人出来。
顿时,三丫心中发凉。
不会是自己回来晚了吧?
外公外婆是不是...?
她找遍了每间屋子,可是一个人也没有。
用手摸了摸,桌椅上没有灰尘。
人应该离开不久。
眼见三丫情绪低落,屠夫家老大提醒道:
“大妹,外公外婆是不是出去找吃的了?”
“应该是,要不我们去周围找找?”三哥也跟着附和。
三丫没有见到遗体,自是不愿意往最坏的地方想。
他们在周围找了一圈都没见到人。
三丫又想起初进村时,热闹非凡的青砖瓦房。
她想了想,让两个哥哥在家休息。
自己去找几个还在村里的人打听打听,看看有谁知道外公外婆的消息。
大哥和三哥本不愿让她一个小姑娘独自行动,可三丫坚持要自己去。
这一路回来,两个哥哥也很累。
现在时局特殊,两个哥哥是陌生人,大家会有警惕之心。
村里的这些人,她多少也认识,打听起来容易些。
三丫出门时,在洗干净的脸上抹了两把灰,这才出了门。
她先去的是与外公外婆家离得近的人家。
很幸运。
张婶子家有人。
“丫头啊,你怎么回来了?你们不是去汴州城了吗?怎么,那边也不好过吗?”
老人昏黄的眼中没有一丝光。
“唉,说来话长。”三丫不愿意多说,迫切问道:“张婶,有看到我外公外婆吗?”
张婶一动不动地盯着三丫,诡异地吞咽了一口口水。
“咕咚。”
三丫被盯得有些发毛,不过这毕竟是多年的老邻居,也没有多想。
“张婶,你是渴了吗?我那还有点水,我去给你拿一点吧。”
“哦哦哦,你外婆啊,她没事,她好着呢!”张婶像是从沉思中反应过来,“今天她还让我等她,回来的时候会先来我这给我带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