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班可不是说你人去了就行,特别是作为剧组老板,他要是空着手过去,那指定被人骂死。
怎么说楚天前世也算是个圈内人,一些规矩还是懂的。
先是给曹征打了个电话通知了一声,这个是必须的,你的给人家准备时间,另一个就是他不知道剧组地址在哪。
当然了,顺便还得问一下剧组人数,包括剧组工作人员、跟组演员、特邀、剧组主演等等。
总体来说剧组不大,大概七十多人左右,加上临时群演的话也就一百人出头。
楚天找到一家超市,定了一批饮料,一些零食,主要是功能饮料和真空卤肉为主。
这些都是剧组的最爱,功能饮料补充电解质,剧组可是高强度工作,这一点很重要。
卤肉是蛋白质,要补充身体能量,吃肉是最关键的。
按照圈子里的规则,小演员跟小员工这些无所谓,但是导演、主演等主创的朋友来探班,一般都会带吃的喝的,最常见的就是瓶装饮料。
要是条件允许的话或许会有奶茶等饮品,也有零食什么的。
如果是大牌演员来探班同样需要准备这些东西,毕竟名气在那里,要是去探班还偷偷摸摸抠抠搜搜的,容易被骂小气。
这对演员来说很不友好,毕竟影视圈子就这么大,说不定一个影视城里面有一半的机器都是某家公司租出来的,跟机员都是同事,
某个剧组导演、跟其他剧组的摄影、灯光、制片人什么的说不定是校友,甚至是同班同学。
更离谱的是指不定你剧组的灯光助理、掌机、摄影助理、场记这些员工的老板就是隔壁剧组导演的同学。
这些关系错综复杂,你一个演员今天出了点什么事,第二天剧组群里面就沸沸扬扬,很快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就都知道了。
比如龙哥拍电影,某个摄影师连人带摄影机掉海里了没捞上来。
比如龙哥的那个铁道飞虎电影素材丢了,七天的戏白拍了。
比如俪姐的那什么芈月传一个19岁的小年轻被大炮把膀胱压碎了,她捐款二十万治疗等等。
又或者哪个剧组拍飙车戏的时候特技车辆失控冲进群演休息区撞死十几个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基本每天都发生,传播到全国剧组圈子里连半天都用不到。
某个人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
【今天某某某来哪里探班了,连瓶水都不发,太小气了。】九宫格.jpg
一段文字加上几张图,下面的评论区立马就会热闹起来。
【啊?真的假的?那谁谁谁不是传言挺大方的人吗?探班都不买饮料吗?】
【别说了,他来我们这探班的时候也没送过饮料,就连导演都不乐意了】
【他去找谁探班啊?是那个某某不?】
【不是某某某吗?换人了?大瓜啊!】
【别瞎说啊,人家公司可是那啥啥啥,小心被人家知道了封杀你】
小小的一个朋友圈评论区云集了各种各样的人,说句不好听的,剧组就是现代的漕帮一点都不为过。
每个剧组最不可或缺的,首先是导演,其次是摄影,再其次就是灯光,这是剧组三巨头。
其中导演跟摄影,一般以科班出身为主,分为上中下三帮,这不是等级,而是指地理位置。
上是指北方,以北影为主,中是指魔都,以魔都戏剧为主,下是指港岛,以tvb为主。
当然,还有西北帮,以长安那边为主。
四个圈子基本上垄断了国内的导演、摄影市场。
制片人就错综复杂了,有科班出身的,也有半路出家的,甚至企业出来的人做制片的也比比皆是。
而其中最大的一个那就是灯光,各个院校也有灯光专业,但是这个行业被垄断的最厉害,因为太苦太累了,危险性又极高,大学生很少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这就导致全国剧组,灯光师八成来自许昌的某个县城,全部都是亲戚带亲戚,沾亲带故的,一个灯光师手底下要么是侄子,要么是外甥,要么是同村,要么是徒弟,也有可能是干儿子。
总之干这一行的,全部都是自己人,主要以抱团取暖为主,外人很难融入进去。
说远了,回归正题。
之所以在超市买东西,无非就是看中了他们可以全城送货的优势。
买好东西装了整整一辆小箱货,楚天打了个车,让箱货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