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奕忻与曾国藩,又对洋人的怨气没有充足的估量,他以为只要讨好了道光,自己这个总督宝座就稳稳当当,却不知道道光根本就没有对他下过这道命令。
他本来也可以发信去穆彰阿那询问,但是奕忻的宴请与春药将他的精力掏空了大半,每日处理完事务之后,他休息都还来不及,哪有想到去和穆彰阿联系?到了最后,他撤职的结局就定了下来。曾国藩做到座位上,开始拿起堆积的公文细看,但是看了没几行,他又放下了,此时他心中还记挂着另外一人奕忻!奕忻自从得知庆叔被曾国藩毒死之后,已经将自己关在府中半个多月了,曾国藩多次去见他都被他让张贵开赶了出来。曾国藩叹了口气,今日他正是接任总督,还是需要去奕忻那里和他商讨一些事情,特别是奕忻之前交代他的事情,他虽然已经办妥,但是也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这些计划也只有奕忻心中知道。想到此,他立刻让人备了车马往奕忻府上去了。此时的奕忻正把自己关在书房之中,拿着鹅毛笔不停地抄写。张贵开在旁捧着一杯茶水心疼道:“主子,您停下来喝口茶吧,都半个月了,您就没见到过日头。”“不急。”奕忻下笔不停,他的左手侧摊开了一本书籍,显然他是在抄写其中的内容。但奇怪的是他却没有回头看那本书,只顾自己在写。张贵开欲言又止,只得将茶放到了奕忻的手边。“好了,九十九遍完了。”奕忻将鹅毛笔放下()?(),拿过茶水饮了半杯。他心中道()?(),
庆叔一百遍的金刚经我快抄完了()?(),
等抄好了之后?()_[(.)]???%?%??()?(),
我便烧给你,只希望你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他将自己关在房中半个多月,一直在抄写经书。庆叔被曾国藩毒死的消息对他的打击很大,这是第二个因他而死的人了,而且两个人都是忠心耿耿,对他帮助良多的人。卓秉恬的死他尚能将仇恨记在英国人身上,但是庆叔的死他却难以释怀了。虽然理智上他告诉自己曾国藩这样做并没有错,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这种杀害自己人来自保的方法,这也是他给曾国藩吃了半个月的闭门羹的原因。期间娥纶也来问过庆叔的下落,他只得搪塞了句回京有事了就仓皇逃走。他看得出来娥纶与庆叔之间的关系,如果让这个小妞知道曾国藩害死了庆叔,那以后这个府上安能有安宁之日?所以这半个月他一直逃避与娥纶接触,抄写百遍经书,一来以此来祭奠亡灵,二是抄写,其实他已经差不多将经书的内容背了下来,基本不用回头去看原文。过了一会,张贵开又进来禀报道:“主子,曾大人来了。”“让他等着。”曾国藩在书房外忐忑不安,就怕又被奕忻驱赶。不一刻通报的张贵开出来了:“大人,主子让您稍候片刻。”如此,他才安心地出了口气,稍候,嗯,有名堂了。他拒绝了张贵开让他去前堂等候,直接在书房外垂手而立。等了一个多时辰,书房的门才打开。奕忻抱着一个黑色的大包裹出来,冷眼看了看曾国藩:“跟我来。”奕忻让张贵开备了马车,与曾国藩一路就出了广州城,一直到了白云山下,麓湖之畔。马车在麓湖边上一块树林前停下,奕忻抱着包裹跳下了马车,径直到了一个土包前面,土包的土色很新,有一些幼草冒头,却是一座没有墓碑的坟墓。奕忻将包裹放到坟前,蹲下来拔去了坟头上的杂草。曾国藩此时也跟过来了,只是他脚步十分沉重,因为他知道这座土坟之中埋着的正是庆长河!“庆叔,委屈你了,我不能让你风光大葬,甚至不能让落叶归根。好在这里的景色还好,你躺在这里可以吹吹清风,看看湖景。等过几年我再亲自陪你回家。”奕忻叹了口气,将包裹打开,一百本折子整整齐齐地叠成了两摞:“这是我给你写的金刚经,你拿去看看也好,送人也好,聊表我的一番心意。”他从怀中取出火种,将经书一本本点燃,冒起的青焰宛如十三行的大火,烧出了庆叔最光辉的时候,也照应了出了英雄的末路。曾国藩已经在奕忻身后跪下,静静地看着火苗飘渺,纸灰四散奕忻将百本金刚经烧完,又对坟头鞠了个躬,冷声问身后在磕头的曾国藩:“你知道错了吗?”曾国藩沉声答道:“我知道了。”“记住,我与其他人不一样,我们以后建立的队伍也和其他的不一样。在我们的队伍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包括你自己。你们没有义务为我而死,也没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