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用一年时间让奕忻给他们赔礼道歉,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
一时间,桌子前人声鼎沸,人人争前唯恐后乱成了一团。这时,仇狄不知道从哪冒出来,黑着脸对糟乱的众人冷哼了一声,原本还在推搡的学生齐齐打了个冷颤。“挤什么?都给老子排好队!”原本乱成一团蚂蚁的学生在短短数息之间,分成了长短不一的三列,看来仇狄平时没少收拾他们。奕忻坐回到桌前,接过李善兰递过来的茶水灌了一气,他之所以废那么多口舌,是因为他要的是他们心甘情愿地进入他安排的三个部门。这些人中一百七十二人就是在他的大棒之下才入的学,而其余的人也是各怀心思,有的干脆就冲着毕业之后的举人去的。这样的一帮人虽然经过了半年的军训和两年学习中无孔不入的“思想教育”之后,已经有所改观,但是一旦出了这个门,他们八成就会恢复到以前那个样子,那么他花那么多心思搞的大学就打了水漂了。但是奕忻也不想用强迫的手段来迫使他们服从自己的安排。工作不同于学业,在学校有毕业指标压着,又有仇狄等人的高压政策,还有毕业之后的花花世界作为诱饵,他们不好好学都不行;但是到了工作时,就没有这些硬性的管理了,就算此刻他们被迫进入了三个部门,但是不保管这些人中有消极怠工的,到时候不仅没有做成什么成绩,还会影响到部门的正常运行。而这三个部门都是核心部门,一是科技,一是钱路,一是军事,这三个部门都是乱不得的。所以他才大费周章地去激起这些人心中的情绪,并和他们定下一年之约,为的就是让这些人能够主动去做事情,而不是给他捣乱。结果一个毕业典礼就被他搞成了招聘会。过了片刻之后,奕忻缓过神来,摊开手对李善兰道:“先生,名单拿来我看看。”“什么名单?”李善兰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哦,是了。看我这记性。”他从袖口中取出了一张白纸,上面记载的就是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名单。名单上对学生信息记载的很详细,包括了在校的成绩与导师评语一应俱全,奕忻看过之后却皱起眉头,二十个出国名额之中,满汉各占了十人。“这个名额恐怕不妥”李善兰连忙解释道:“这是按照学生成绩和在校表现安排的,我也考虑到出身八旗和出身汉家的比例,以此安排的。王爷的意思是完全按照成绩?这样恐怕八旗出身的学生只有五人了。”奕忻闻言苦笑,这李善兰什么都好,就是对官场政治是个榆木疙瘩,如果按他这样安排,奕忻也不用煞费苦心拉了一百多人从北京到广州了。“不是,先生,你腾出至少五个名额来给八旗出身的学生。”“为什么?”李善兰又吃惊又不解,“难道是王爷看不起我等汉人么?那李某人立刻挂职离去!”奕忻不料李善兰脾气这样爆,他也知道自己的要求已经触及到他作为一个汉人脆弱敏感的那条神经线了。好在曾国藩拉住了要起身离去的李善兰,劝解道:“阿哥不是那个意思,这样安排还是要考虑到朝风啊!”“朝风?”“没错,”奕忻点头,“在我原来的计划中,这二十人中必须都是八旗子弟,否则北京那边将有非议,现在已经少了五个了,我仍然有此忧虑。”李善兰知道奕忻的忧虑是什么,自清朝立国以满汉一家,实地里hi高高在上。如果这次留学生中八旗子弟少了,哪怕是各占一半,那说不准这个名单就会成为他人诬陷的证据。虽然心中不快,李善兰还是不甘不愿地认了:“罢了,那我再去调整一下,明日将名单送到总督府上。”奕忻如此才点头,他就怕碰到那种认死理的人,还好李善兰不是。他见学生报名已经快结束了,便起身告辞:“先生,接下来就拜托你了。”示意李善兰无须相送,和曾国藩离开了礼台。刚出校门,学生齐唱南华大学的校歌就传到奕忻耳中:“为国家,为民族,何惜夜半对月苦读;图自立,图自强,不畏寒暑风雨强身”奕忻也不禁跟着轻声唱起,越唱声音越大,越唱心情越激昂!既然中国的脊梁已断,那么就由他来重新筑起新一代的顶天梁柱!两人刚到马车前,就见到一匹快马奔来在两人面前停下,一个督标营的士兵翻身下马跪下急道:“王爷,大人,事情不好了!”----肚子还是不给力,去挂针了,晚上回来晚了些,就两章合成一章发了!求收藏,求红票票!(五千字大章跪求收藏)洪秀全与冯云山逃离广州两个月后,奕忻也只能放弃了。虽然他对这两个家伙还是没有放弃,但是无奈前一世对太平天国没怎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