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回到清朝当总统 > 第一四二章 都急了

第一四二章 都急了

到,以大人您的厉害,怎么会看不出皇上今日的反常?”

穆彰阿呵呵不置可否,反道:“六阿哥在广东出事,军机处都还不知道,大人的消息可是真灵通啊!”

桂良苦笑道:“中堂大人有所不知,我那往外拐的闺女早在两年前就和王爷一起去了广东了,这不,还是她使人与下官说的。”

“哦可是娥伦那丫头?怪不得老夫好像许久没有见过她了!”穆彰阿恍然大悟道,“时间急迫,老夫先去发旨,告辞了。”

辞别了桂良,穆彰阿脚步匆匆,倒不是为了将圣旨快些发出,而是因为今日的意外收获,他心中有了新的计较,这可能比扳倒曾国藩更加直接!

“好了,你先别哭了,奕忻不见了,只是被人掳去而已,我爱新觉罗的子孙哪个不是能经得起风雨的英雄?再说,你在宫中哭也不能将他哭回不下去了。静妃丧子两次,如果奕忻再没有了,那么她还能怎么活?他叹了口气,拍拍静妃的背:“爱妃不必如此忧伤,朕立刻让曾国藩把他找回来,哼,朕把儿子交给他,他却没有看牢了,岂有此理!”

道光昨晚深夜收到曾国藩的密折,原以为是政事上的问题,没想到打开密匣之后得到的却是这么个惊天霹雳,便罢了今日的早朝,到了圣禧宫与静妃说了。

曾国藩通报奕忻失踪的消息并没有使用官方的奏折,而用的是自雍正朝以来地方四品以上官员就可以使用的密折专奏制度。正常的奏折到了北京之后会先入内阁,再入军机,最后才呈送给皇帝,若是这么办的话,奕忻失踪之事怎么还能隐瞒?

密折是直达皇帝,他人无权拆阅,只是雍正朝后这个制度备有意识地控制住了,一般只有督抚有要事之时才会使用。

道光手边的匣子就是装载密折的匣子,用钥匙锁上,一把在曾国藩手中,另一把在皇帝手中。因而,就连执掌军机的穆彰阿也不知道广东发生了如此巨变。

“这许是怪不得曾师傅,”静妃虽然心疼,却不迁怒,反而为曾国藩开脱道:“曾师傅为人谨慎,行事周密,定是奕忻他自作主张了。”都说知子莫如母,她说了个八九不离十。

道光又叹气:“也怪朕,当初就不该允他前往广东,若在深宫之中,岂会有如此状况?”

“也不怪皇上,雏鹰欲展翅,如何不历风雨?皇上您让他去广东,是对他最大的恩惠,深宫中长成的孩子总是安逸了些。”静妃又安慰起道光来,“而且奕忻也是皇上最喜爱的儿子,皇上心中的着急和悲痛不会少臣妾半分。”她这个母亲做得最为不易,作为皇帝的妻子,即便是伤心欲绝也要顾及着许多东西。

当然这也是道光看重她的原因,如今整个后宫无后,静妃作为唯一的贵妃掌管六宫事务,有这样的性格他才放心。

想到此,道光也不禁动情道:“爱妃,只是苦了你了”他将静妃搂了过来,“你放心,朕就算将两广翻个个,也要还你这个儿子!”

两人温存了没一回,就听到管事太监传道:“皇上,穆彰阿大人求见。”

“来的好,朕正好与他商量,爱妃在此稍候,朕去去就回,今日便在圣禧宫过了。”道光好言宽慰。

静妃强作欢笑道:“皇上切不可为了家事而误了国事,臣妾无碍,哭一会便好了。”

皇帝走后,静妃独自一人又拿起曾国藩的密折,越看越心酸,不禁哭出声来。正流着眼泪,房门被人推开,抬头一看,却是宜泉。

“姐姐,”宜泉刚才一直在屋外,在外面时已经听到了奕忻失踪的消息,此时也是满脸的哀戚与担忧,“六阿哥他”

静妃点点头:“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折,送来的却是这样的消息”此时,她压抑在心中的悲痛终于爆发出来:“我的皇儿啊!!!”

奕忻离京两年,静妃天天想日日盼,就想有一天自己的儿子能够出现在眼前,亲热地唤一声“额娘”,而她可以欣慰地看着长高许多的孩子,喂他准备好的最喜爱的糕点。

这画面在她梦中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但是这两年,除了来往的书信之外,哪怕是中秋和春节儿子都没能回来,每次抱着希望询问,得到的总是失望的回应。

失望便失望了,只要知道儿子在广州身体强健,过得开心便也罢了,大不了晚上几年再见面,哪曾想却得来了八个字:遭人劫持,生死未卜。

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偌大的空殿中回荡,却传不出这百尺见方的地方。她的悲伤只能一个人独自承担,最多不过是和宜泉相拥而泣,四行泪水便是要将这华美的宫殿都浸透了。

道光心中也悲伤,但是作为皇帝,他要面对却不止这些。

到了上书房见到穆彰阿,听他讲了半晌,却连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

“穆彰阿,你先停停,”终于道光忍不住打断了侃侃而谈的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