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对付直系和皖系,才没有立即发兵跟冯玉祥火拼。”
“而当张作霖解决了南方的直系后,他回过头来必然要与冯玉祥兵戎相见。”
“那么冯玉祥会坐以待毙吗?自然是不会的。”
“为了制衡张作霖,冯玉祥在勾搭上苏联的同时,还与孙传芳和奉军大将郭松龄、李景林取得了联系。”
“冯玉祥、孙传芳、郭松龄、李景林联手,一场针对张作霖的大战即将登场。”
张作霖:冯玉祥要是胆敢囚禁溥仪,我非灭了他不可。
他一直留着溥仪原本是有大用的,可结果却被冯玉祥搞砸了,想想就令他大为气愤。
冯玉祥把溥仪驱逐出紫禁城就已经触犯了他的底线,更别说把溥仪囚禁在大牢了。
冯玉祥的所作所为不仅打乱了他的计划,更是为日后的中华民族埋下祸根。
如果溥仪一直待在紫禁城,也就不会有小日本利用溥仪建立伪满洲国这件事。
说来说去,这都要怪罪冯玉祥的无知行为,硬生生把溥仪逼到小日本一边。
伪满洲国的建立,不仅给他带来严重的麻烦,更是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大的灾难。
而且打败直系后,他本就要对冯玉祥动手。
现在有了这档子事,他就更不可能对冯玉祥手下留情了。
尽管冯玉祥和其他人联手,但这一次有了先知先觉,他相信自己这一次大战肯定会胜利的。
“那时候正是溥仪比较困难的时期,开支全靠北洋政府的施舍。”
“而北洋政府又经常克扣优待费用,这导致溥仪为了维持日常开支,不得不偷偷倒卖文物。”
“常言道,救急不救穷,张作霖在溥仪最困难的时候借钱给他花,这让溥仪对张作霖顿时起了好感。”
“后来,张作霖又派自己的拜把兄弟张景惠带着贡品进京巴结溥仪,又让溥仪对他的好感进一步加深。”
“当时民间有传闻,认为张作霖会支持溥仪在东北登基复位,这让张作霖在东北的满蒙贵族眼里也博得了很深的好感。”
“因此溥仪对于张作霖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棋子,只要张作霖能捏住溥仪,满清复辟势力和日本在东北就翻不了天。”
“然而就在张作霖准备进京面见溥仪时,溥仪却被冯玉祥一脚给踢出了宫。
“另外,冯玉祥还派兵包围了醇亲王府。”
“溥仪从来没有见过这架势,当即吓得半死,暗地里逃进北京的日本大使馆。”
“后来在日本使馆的操作下,又逃到了天津的日租界。”
“见此情形,日本各大报章纷纷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将来建立伪满洲国造势。”
溥仪:我就知道张作霖不怀好意,原来是想控制我,根本就不是想帮我在东北复辟。
他就奇怪,自己和张作霖非亲非故的,怎么张作霖大老远的巴结他,原来是这样。
他被困在紫禁城,手中也没有皇帝的权力。
张作霖即便巴结他也没有什么用,毕竟他也给不了张作霖什么好处。
他非常明白这一点,无事献殷勤,非奸即诈。
所以张作霖给他巨款时,他就打定主意其中肯定有问题。
后来张作霖又让结拜兄弟带着贡品巴结他,他就明白张作霖所图非小。
可即便这样,他还是选择收下张作霖的银子。
没有办法,紫禁城那么多人,开销极大,可国民政府经常克扣优待费用。
无奈之下,为了维持宫里的开销,他哪怕知道张作霖别有用心,也不得不接受张作霖的好处。
后来随着张作霖会支持他在东北复辟的传言的扩散,就连他也慢慢相信了这个传言。
那时候他虽然没有见过张作霖本人,但张作霖派来的人也隐隐告诉他支持复辟的意思。
也正是因为这样,随着张作霖资助他的银子越来越多,他也就慢慢放下心中的戒备,选择相信张作霖是想要投靠他,以便在将来复辟后获得大量好处。
可如今看来,这个张作霖也是不安好心,尽想着利用他掌控东北地区。
“张作霖一直担心溥仪被日本利用,现在好了,怕什么来什么,让张作霖非常恼火。”
“为了避免溥仪倒向日本,张作霖一进京便派人跟冯玉祥交涉,让他撤走包围醇亲王府的军队。”
“随后他找人去跟溥仪疏通,表示逼宫这事是他冯玉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