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大降,想要对付冯玉祥,怕是要寻找可靠的盟友才行。
“比如齐燮元就公开唱反调,并私下里派人与冯玉祥和张作霖搞小动作。”
“苏联的原计划是南北对进,让国民党打南方的直系军阀,冯玉祥、郭松龄对付北方的奉系。”
“但方案公布后,吴佩孚又尴尬了,因为没人响应。”
“3月上旬,经过双方讨论和妥协,广西在政治上接受国民政府领导,财政受国民政府监督,党务方面自理。”
他早就拟定好了接班人,也就是他一直看好的胡汉民。
“冯玉祥一看这架势,起先还打算死磕到底。”
“于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北伐战争也即将展开。”
“1925年9月,奉系强势插足长江流域,眼看自己的地盘要落入奉系手中。”
“若是给吴佩孚一年半载,兴许又能整出十万大军。”
尽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和吴佩孚是敌人,但此时此刻为了消灭共同的敌人冯玉祥,两人进行合作也不是不可能。
白崇禧:口气倒是挺大,我还以为有多厉害,结果不堪一击。
只要心腹大将可以撑到他带着援兵回来,那战争就还有胜利的希望。
“所以看到吴佩孚狼狈不堪的样子后,寇英杰就私自打开了省界关口,还为吴佩孚安排了住处。”
主要是他对汪精卫的品性不放心,不认为能带领好国民党取得最后的胜利。
要是吴佩孚身居高位时体恤下属,令众多下属心悦诚服。
这让很多人感慨不已,不到最后永远不知道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咱们都与冯玉祥有仇,不如摒弃前嫌,报仇雪耻。”
却不曾想,战争才刚刚开始,小日本就插手战场了。
快要陷入绝境的时候,局势又转变了,让他得以逃过一劫。
“张作霖被冯玉祥摆了一道,他急着找国民军报仇可以理解,但阎锡山为什么要凑热闹呢?”
“7月,桂军在白崇禧的指挥下,采取放进来打各个击破的战术,以少胜多,大败滇军。”
“由于孙传芳和冯玉祥没矛盾,而且孙传芳刚得罪了张作霖,不想再得罪冯玉祥。”
“从事后的发展来看,孙传芳和萧耀南的主张是正确的,可此时的吴佩孚已经被愤怒冲昏头脑听不下去。”
“一是当时的国民党将领中,蒋介石的思想算是比较先进的,至少他不如国民党右派那样反对联共联苏。”
“吴佩孚本来对萧耀南很是看重,觉得别人能辜负他的提拔之恩,萧耀南绝对不会。”
“不过,云南与广东并不接壤,滇军要想讨伐广东就得经过广西,而那是桂系的地盘。”
“我家唐大帅即日将去广东上任,到时候会和西南各省军政长官商讨北伐大计,麻烦你们借个道,如若不然,我们将踏平广西。”
“但吴佩孚闲不住,表示自己要出山,天王老子也拦不住。”
各朝古人对吴佩孚的遭遇唏嘘不已,世态炎凉可见一斑。
但大家也非常明白,从高处跌落也并非一定会被人欺,这和个人品性息息相关。
“张宗昌表示自己对老张家绝无二心,张作霖遂又恢复了他的指挥权。”
收留原先的主帅在他看来,实在是极其愚蠢的决定。
“此前投靠段祺瑞的孙传芳这才幡然醒悟,决定联合东南五省的直系督军反击奉系。”
“开战之前,冯玉祥不在国内,去苏联考察了,直到9月才回国。”
但唐继尧一直拒绝和孙中山合作,不愿意和革命势力走近,也从来没有担任过选举出来的元帅。
“但来归来,萧耀南事先和吴佩孚立了君子之约,湖北的事吴佩孚不能插手。”
“姓唐的如果敢来送死,保准让他有来无回。”
“起因是护法运动时期,国民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
“1926年4月,大战爆发,奉系、直系、晋系同时出兵夹击国民军。”
而唐继尧虽然是国民非常会议选举的元帅,地位仅在大元帅孙中山之下。
他担心吴佩孚趁机搞事,本想直接拒绝的。
他是不能理解吴佩孚的大局观,刚刚和张作霖打完仗,转头就要和张作霖一起去对付冯玉祥。
哪怕再怎么和冯玉祥有恩怨,也不能不顾及大局,四面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