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642章 于禁

第642章 于禁

伏,路上草木幽深,不可去追。

夏侯惇不听李典的意见,和于禁一起去追击敌人,让李典留守。

之后于禁他们果然中了埋伏,大败,李典前去救援,刘备见李典来了才退走。

汉献帝建安十一年,东海郡守昌豨又反叛,于禁被派遣去征讨他。

于禁用急兵攻打昌豨,未能攻下,曹操又派遣大将夏侯渊和于禁合力攻打,攻下了昌豨十余座营地,因为昌豨同于禁是旧友,所以找到于禁投降。

其他将领认为昌豨已经投降,应当送去让曹操处置,而于禁表示,曹操一贯的命令就是被围之后才投降的不可赦免,昌豨虽然是自己的旧友,不能为他违反法令。

于是亲自去和昌豨诀别,流着泪斩杀了他。当时曹操驻扎在淳于县,听闻后感叹道:

后来于禁更得曹操看重。东海被平定以后,他官拜虎威将军。

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庐江人陈兰、梅成反叛,于禁和大将臧霸等前去讨伐梅成;

大将张辽、张郃等人讨伐陈兰。于禁率兵抵达后,梅成带领三千余属下假装投降,等于禁离开后又掀起叛乱,他的部下都去投奔了陈兰,转入灊山。

灊山中有一座天柱山,山脉高峻有二十多里,山道狭窄危险,仅容一人通过,陈兰等人就在上面驻扎营垒。

张辽与陈兰的军队相持,因为缺乏军粮,于禁就运粮去接应,张辽顺利斩杀了梅成、陈兰。此战于禁被加封食邑二百户,加上之前的共计一千二百户。

当时,于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等都是名将。

曹操每次出征,都轮换着让他们担任前锋、断后。

于禁治军严谨,缴获的财物不会入自己的私库,因此得曹操赏赐很重。

但是因为他以法御下,所以在军中不是很得人心。后来曹操不待见曹军将领朱灵,想要夺下他的军营。

于禁因为威严甚重,就被派遣带数十骑兵拿着令书,去朱灵的营地解除他的兵权。

朱灵和他的部下见了于禁都不敢动,后被归属到于禁部下,众人都臣服畏惧于禁。

后来于禁升迁为左将军,假节钺,增加五百户食邑,他的一个儿子也被封为列侯。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命将领曹仁去樊城征讨关羽,于禁被派遣督领七路军队共三万人协助曹仁。

“曹仁让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等人驻扎在樊城北。”

“同年秋,天下大雨,汉水暴涨,平地积水高达数丈,于禁部下七军皆为汉水淹没。”

“于禁与诸位将领登高望水,发现无处可避,关羽趁机乘船攻打于禁的军队,于禁只好投降,唯独庞德因宁死不屈被杀。”

“曹操听闻后,哀叹认识于禁三十年,遇到危难时他却表现不如庞德。”

“恰逢吴军将领孙权擒获关羽,俘虏了所有士兵,将于禁释放出来,于禁又归属到了吴国。”

“有一天,于禁和孙权一起骑马并行,吴将虞翻呵斥于禁,说他是投降的俘虏,怎么敢与孙权骑马并行。”

“还打算用鞭子来抽打于禁,被孙权呵止。后来孙权在楼船上与群臣会饮,于禁听到乐曲流泪,又被虞翻指责他这是装哭以求赦免,孙权对此怅然。”

“魏文帝曹丕即位,孙权称藩国,于是遣于禁返回魏国。”

“当时虞翻上谏,称于禁作为降虏,北方得到了必不会重用,将他还回去如同放走盗贼,不如斩杀了以告三军。”

“孙权没有听从他,群臣一起为于禁送行,虞翻告诉于禁不要以为吴国无人,只是他的计谋没人用罢了。于禁虽然被虞翻厌恶,仍然称赞他。”

“当时于禁被遣送回魏,很久还不到,魏文帝便询问大臣司马孚,”

“司马孚表示虽然于禁还没回来,也应该宽厚对待孙权,并暗中蓄积兵马,以防备事态变化。”

“而且从孙策到孙权,累世相承,力量的强与弱,并不是于禁所能决定的,他还没到应该是有其他原因。”

“后来于禁抵达魏国,果然是因为生病才这么久到。”

“魏文帝黄初二年,魏文帝见到了于禁,此时他已经须发雪白,形容憔悴,于禁向魏文帝叩头“哭泣。”

“魏文帝用荀林父、孟明视的事安慰于禁,荀林父战败于邺城,孟明视大军败于崤”山,”秦、晋二国都不计较并恢复了他们的位分,小国尚且如此,自己更不会计较。

“樊城兵败是因为水灾,不是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