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出现在粮食方面的丰收,其实也表现在其他方面。
纸张开始流入千家万户,因为造纸技术的普遍化,让所有人都知道,该如何炼制出制作出纸张,也就把造纸的难度降低。同时纸张售卖出来的价格,也跟着降了下来,基本上是老百姓都能够买得起这些纸张。
无论是用作学习识字读书,还是用作其他的途径,这样从根本上也为大秦,培养出了一些的学子,各个地方的书院也就开办了起来。
同时的秦始皇嬴政将那海盐纳入为,国家管控食用盐的贩卖,将这一笔钱纳入国库之中,再加上有出售给那些贵族的肥皂用来增收,使得空虚的国库也慢慢的充盈起来。
张良通过举荐已经开始去往了韩国故地,任职为官吏,为当地的百姓而服务。
而在这时候,一则喜报从上郡那儿传到了都城咸阳....
那远征在上郡的韩信,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面,因为获得的军功,也是不断的往上升官。在军营中他的官职已经步步上前稳步上升,直到年前的时候,他带领了大队人马,掀翻了匈奴的老巢,将这些匈奴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他在那原本属于匈奴的地盘上,插上了大秦的旗帜。
韩信也就带着他此次的圣果战利品,从边关那边凯旋而归,入都城咸阳向秦始皇嬴政汇报此次大捷。
在这一年一度的年夜上,秦始皇嬴政在这各地传来的喜讯,向着这些官吏将士不断的奖赏起来,他心里面也是高兴的。
此时大秦的变化,与原本他在仙人给的那玉简里边看到的,已经完全不同了。这也就代表大秦早已脱离原来的轨道,向着另一条方向进发。
宁筝这一次是没有参加秦始皇嬴政的这个年宴,她将这些侍女也都遣散,让她们都回到各自的家中去,共与家人共度新年,她则留在了这偌大的府里面。
她在大秦朝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特别能够让她挂念的人。原本在现代时候的家人,或者说修仙界时候的家人,都是不可能出现在这个时空里面的,她就算是真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也不过是能看一看那一轮圆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那今人曾见古人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只要还是同一片的华夏大地,虽隔着上千年的时光,可却终究是同样的望着同一轮的月光。
这样是不是也就说明,思念的人就在身边?
宁筝望着天边的圆月,暗自有些感伤,只不过他感伤的情绪还没有来上多少,就听到他府门外边有人在敲着门,她心里面想,该不会是被他遣散回去了的侍女,又回来了吧?
她便向着那边走了过去,想要确认到底是谁来了。
她心里也不由想着,侍女的话该是不会不放心她,毕竟才在她们眼中一贯都能够自理,并不需要别人的伺候。可如果不是侍女的话,她竟也不知如今还会有谁,会在这个时间点来找她。
宁筝在这儿的熟人确实是不多,除去秦始皇嬴政和扶苏这父子俩,还有远在边关至今还都未回来过的韩信,或者说那医家子弟方景以外,就没有特别熟悉的人了,而且在这个时间点秦始皇嬴政和扶苏,应该还在忙碌着晚宴,与朝臣总结这一年的收获,并不会来这儿造访。
韩信远在边关也不可能回来,至于方景,她也已经有许久未见他,且他并不知道她的住址,更就不能谈到访的事情。
宁筝推开府门,看着门外牵着一匹黑马的少年郎,不由惊讶了起来,“咦,是你回来了?”
韩信穿着一身将军的盔甲,扬着嘴角对着宁筝说道:“姐姐,我回来了”
他确实是回来了的,回来与秦始皇嬴政汇报此次大捷,同时的正式被秦始皇嬴政授职为大将军。他在那边秦始皇嬴政的晚宴刚刚宣告结束,便就匆匆的骑着马向着这边赶了过来,只为了早点见到许久未见了宁筝。
他们这一年都没有过任何的通讯交流,也是这时候军中,并不能来往的与其他人通信。毕竟那是国家的边关,如果是能够随意传信的话,你不要担心会不会是有被匈奴收买了的。
除了军中的亲人可以向着他们这儿,统一写上书信交由专门的官员送过来,其他的普通老百姓之间信息传递,是没有可能传递到军中。至于为何会有这种亲人之间的信件传递,也是为了好让这些边关的士兵们,能够感受到家里面传来的温暖。
而宁筝和韩信并不属于这种家人关系,也就不可能有着这种家人的书信,来往传递到边关与都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