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在胡亥登基以后,没有他想的那样,从龙之功更往上爬,甚至也没有再活上多久,便就被赵高合计胡亥下令给处死了,包括他家族中所有的人一并被处死。
在他死的时候也有七十三岁了,而现在还是秦始皇当政时,这样辞官告老还乡,也恰好是他七十三岁的时候,也算是一个命运的转折点。
如果是胡亥时期,那他或许就不可能在安详晚年,而是被胡亥处以死刑,但在其秦始皇嬴政当政的时期,尽管秦始皇嬴政已经从玉简中知晓了历史上李斯做的事情,但还是让他好好的告老还乡,算是成全了这一段君臣佳话了。
往往大家想到君臣之情,总是会想到刘备与诸葛亮。诸葛亮为了季汉鞠躬精粹,死而后已,这是后世朝代皇帝臣子心中的君臣典范。
但其实李斯与秦始皇嬴政,也可以说是从少年时期起,便就一直君臣情深。细数从少年时期直到秦始皇嬴政离世,几十年间的感情。只不过李斯在秦始皇死后与赵高密谋篡旨,也就让这君臣之情沾染上了一抹灰色。
一篇谏逐客书也可以说是文章典范了,在当时大秦想要吞并六国,却也担心六国因求贤令过来的那些人,会是为国打探大秦情况而来的,于是就有了逐客令,但在后来秦始皇嬴政在看过李斯写的这篇谏逐客书后,便就取消了逐客令,并且开始注意起了李斯。
到后面秦朝的法治,以及后面坚持废分封行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等国策里面,都有李斯不少的痕迹。
但也只能说是可惜了。
时间总是向前流转,而不会停留在某一时刻,至少这时候的李斯与秦始皇嬴政,保留了最后的君臣之情。
宁筝这一次的回来,发现大秦又有了不少的变化,不过这变化也可以说是好的。墨家子弟又发明出了许多的农用工具,农家子弟对于种植又提出了非常多的改良的方法,医家子弟也攻克了不少的急难杂症。
这样似乎所有人都开始拧成一根绳子,齐心的治理国家,让大秦变得更加的好了起来。
而在这时候吕雉也通过刘季的举荐,直接的入朝为官了。虽说还只是在刘记手底下当上一个小官,但也算是不错了。想来吕雉也不会一直甘居于刘季之下,只待着她积攒了足够的经验,便就会一飞冲天。
当然这里边也是有科举,往后便是三年一届,而这去年才刚刚举办过一届的科举,再往后又需要等上几年,吕雉也便就趁着现在还能够举荐为官,便就直接靠着举荐的门路,直接入朝为官了。
她心里边想小官又如何?在这小小的位置,也能够干出大的政绩来。
宁筝在知道吕雉已经通过举荐,入朝为官以后,她的心里边是高兴的,她确实是还没有向秦始皇嬴政举荐吕雉。不过那也是因为知道吕雉,刚刚生产没过多久,想来古代都是母乳喂养,而没有什么以奶粉喂养的方式,在这古代也是会需要紧着家里边的事情,照顾着孩子照顾着小家,不可能是出来做其他事情的。
刚出生的幼儿比较的脆弱,如果不细心的照顾,很有可能就会夭折。
宁筝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也就没有向秦始皇嬴政举荐吕雉。只不过想到吕雉这一次,不会再成为汉朝的国母,也不像她既定的命运那样一步步成为太后,扶持她那幼子刘盈称帝。
而那幼子刘盈却半点不如吕雉那般的强势坚定,反而软弱无能不堪大用。
对于努力帮他争取皇位的吕雉,是那样的反抗。他会很矛盾的保护着,要与他争夺皇位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却又对着要被父皇许配嫁去给匈奴去往和亲的姐姐,无动于衷。
宁筝对于刘盈也是无话可说的,她也不知道在这个世界,没有了那样必须要争夺的皇位,要继承皇位的这个时代,吕雉还会不会对这个儿子,像历史上那一帮护崽一样护着。
她也就不知这时候的吕雉,会不会有什么变化了。
吕雉确实像宁筝说的那样,在这一辈子里面并没有对这个儿子有特别多的照顾,反倒因为想要急着去为官,心里便就希望这儿子快快的长大起来,让她不用有太多牵挂,被绑在家庭里面。
是的,这时候的吕雉认为,她生下来的刘盈对于她来说,更像是束缚,一个想要挣脱开的束缚。
于是吕雉在自家儿子刘盈一岁断奶的时候,她便就将刘盈放在家中,给请来的奶娘负责照顾。然后便就向着她所在的岗位上去,开始了为官的日子了。
吕雉确实是觉得,她更适合的是官场,而不是在家打理宅院。她对于官场上的事情,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