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问“你脑子坏了吗?上次挨的打你又忘了?”
说着眼神瞟了一眼那个瘦高个,盯了一眼瘦高个恶狠狠的眼神:“怎么,这是找来救兵了,胆子就大起来了?就不记得挨过的打了?”
“姓孙的,我告诉你,天气转冷了,东街的集市没什么买卖可做了,我们在东街赚不到钱了,今天一定要有个说法,否则,今天你别想走了”大懒努力站直了身子,一副穷凶极恶的样子。
“你们才十几个人,就占了买卖最好的西街,我们兄弟二三十人才占一个东街,这样绝对不行,你们西街必须分一半买卖给我们做。”
“呵呵,打吧,说那么多废话。”阿蛮不屑的撇撇嘴“废话少说了,最后站着的人才有资格谈条件”
街口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了起来,小镇一年到头也没有什么热闹可看,这两伙小家伙们矛盾也有一年多,在街口约架打架都好几回了,所以每次都像过节似的热闹。反正这些小子有规矩,动手不能操家伙,拳头底下见真章,都是些皮粗肉糙的野孩子,受点伤有什么的,过两天又是一条好汉。
卖杂货的刘胖子搬了凳子出来,吆喝相熟的人坐着不累,卖大碗茶的张大嘴端出了大茶壶和一摞粗瓷大碗,卖花生瓜子的李大姑搬出半簸箕的花生瓜子糖。。。。。。
东边那群小子是东集市做牛马牲畜买卖的商人孩子,大多是来自山那边北方草原北的邙族人,为首的叫大懒,家里买卖做的比较大一些,家境比较好,又争强好胜,聚集了一帮小子。每天招摇过市,戏狗逗猫的,说讨厌吧也干不出什么坏事,说不讨厌吧每天都在街上晃荡来晃荡去的不务正业。
西边人数比较少的大夏王朝的子民,成分就复杂的多,有为了几两碎银千里迢迢的来做买卖的,也有颠沛流离无处安身的流浪子安居在此的,有极少一部分军伍里退出来的人无家可归的。
少年阿蛮名叫孙燚,是安远镖局总镖头何力耕自小捡来的孩子,自小就是热心肠,为人乐观开朗,又在镖局里学了那么哥三招两式一拳半腿的,好打抱不平,做事莽莽撞撞的,时间久了,相熟的人就笑称:阿蛮。在同龄孩子里头他讲义气拳脚好,自然就成了孩子王。又在镖局里那些走南闯北的镖师口里道听途说了所谓的江湖好汉,游侠刀客的故事,男孩嘛,谁心里没有一个江湖梦呢。。。所以,先从“孙老大”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