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业同时开工。
比起15000工时的四号坦克来说,e5轻型坦克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唯一牛逼的就是千米的距离,德国75毫米l48倍径火炮穿透力远比苏军的76毫米强一些。
苏军目前的t34分为几个时期版本,首先是40年25.6吨t34坦克,装备的是76.2毫米l30.5倍径火炮。
其次就是41年26吨最常见的t34-76坦克,装备的是76.2毫米l42.5倍径火炮。
f34这种型号的火炮在一千米穿深最多66毫米装甲。
且还是测试最好的数据,但凡是发力不好还不一定打的穿66毫米装甲。
而e5装备的德国75毫米l48倍径火炮即便是不用改进型的火炮也能够在2000米打穿86毫米装甲。
加上双方的火控系统跟通讯系统,可以说十辆t34-76坦克遇到了6辆e5轻型坦克。
一个不留神能够将这十辆t34-76坦克全部带走。
在通讯好的情况下,六辆坦克相当于多出六只眼睛。
而对面的t34-76十辆就9辆没有通讯装置,看见了也没法通知其余人。
当e5横行到43年的时候,早就已经生产出了e7主战坦克了。
期间还有e6中型坦克的出产,搭载88毫米l56倍径火炮就问还有谁?
t34坦克想要摧毁e5轻型坦克那至少也得要靠近700米左右的距离。
千米打中的概率对于t34坦克来说实在是有些玄学。
2000米外摧毁对方的坦克,这样的传奇都是德国装甲兵创造的。
随着各部队开始渡河后,一连已经渡过去一半以上了。
穆勒一声令下率先对拉姆要塞展开了火力试探。
十几名德军士兵松散的阵型弯着腰往前进。
在遇到了机枪火力阻拦后立即全部趴下。
后方的穆勒中士则在记录前面的火力点。
等火炮到齐了那就是一个个拔除的下场。
浮桥搭好后,轻型火炮们也都陆续跟着过河了。
直属于一连的两门m1940型步兵炮在半履带小摩托牵引下朝着拉姆要塞而来。
下车后三人开始摆弄步兵炮。
因为经常要往前推进,所以步兵炮上的炮盾保留着。
如果是防守作战那就拆除炮盾跟轮子这样更加的隐蔽。
前方三百六十米,二楼窗户处马克沁重机枪一挺。
炮手快速的转动着绞盘炮口也从扬起的状态不断的低下头。
准备开始平射了,仅仅抬高了一丝丝角度。
这样直接就能够飞入二楼窗户处。
“装填!”
一枚炮弹直接塞入了炮膛中。
随后关上炮闩,拉动了击发绳索。
轰!
远处的二楼窗户处瞬间炸开了。
整个二楼房间内被炸的尘土飞扬砖石乱飞。
里面一个机枪组瞬间就被撕碎了,留下的都是残肢断臂加上那严重变形的马克沁重机枪。
在机枪被摧毁的瞬间,前面的德军士兵开始陆续的爬起身来准备继续往前推进。
虽然苏军在抵抗,但是他们的抵抗意志并不是很顽强。
“都起来,打起精神,德军已经打过来了,躲着有什么用?拿起你的武器,别像是一个懦夫一般的趴在这里”
维克托上尉怒斥士兵喊道。
苏军维克托上尉穿梭在防线上。
看到了士兵蜷缩着不动弹基本上都会上去给他两个逼兜。
随着维克托上尉的亲临一线,让前方抵抗的苏军士兵仿佛又找到了主心骨开始举枪进行了反击。
“这些德军火力真是凶猛,德军什么时候这么强了?”
维克托上尉仅仅抬头看了一眼外面的情况。
窗口处就飞来至少十余发子弹撞击在后面的墙壁上溅起的石子灰尘不断的飞舞。
看到这一幕也让维克托上尉十分的震惊。
轰!轰!
“哪来的炮击?”
维克托上尉找了一处缝隙拿出了望远镜观察着外面的情况问道。
“不知道上尉,德军的步兵炮听声音因该很近,但是难以发现它在哪,我们已经有两处机枪巢被其摧毁了,这样下去难以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