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死了之后,一切都显得安静起来。
但是画面,并没有变黑,依旧浮现着。
这一刻,各朝帝王才明白,戊戌变法的那一天,真正让人感到绝望、寒冷、与彷徨的,根本不是谭嗣同。
唐代。
“呼呼呼……”
皇宫外,起风了。
李世民感受到了一股冷意。
眼皮微垂的,无比复杂的看向天空中的画面,身子微微颤抖着。
身旁的几个宫女见状,立刻为其添衣,却被李世民拒绝。
“朕的冷,不是那种冷,而是……魂魄的那种冷!”
李世民声音急促,痛心疾首。
他看懂了,身后的魏征、房玄龄也看懂了。
所以他们感觉到了冷。
下意识裹紧了衣服,却依旧冷得发颤。
“臣手中的三板斧,打了一辈子仗,保护了一辈子百姓,第一次觉得这群百姓,不值得保护!”
一道低沉的声音随之响起。
只见程咬金正低头看着手中的板斧,飞溅的鲜血升起他跌宕起伏的情绪,不断在这位武将心中激荡。
是什么,让这位传奇武将发出这样的感叹?
不止大唐,大宋,大明,大秦,大汉……这些朝代的人,目光也都凝聚在谭嗣同死后的画面。
谭嗣同处决时,用的是最钝的将军刀。
这样的刀,往往一刀下去砍不死人,需要砍好几刀才能砍下人的头颅。
最终,谭嗣同被砍了三十多刀才断气。
可是他死后,双目依旧瞑目。
空洞昏暗,还带着些许斑驳血迹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
看到的是一双双麻木的眼睛!
听到的是一声声恶毒的咒骂!
当然,还有一枚枚铜板,丢在刽子手的脚下,用来刽子手赶紧动刀。
画面给予当时情况的特写,菜市场上所有聚集的清朝群众的面目表情,各朝皇帝们都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这才是最让人感到寒冷、无力、和绝望的。
秦朝。
嬴政大口呼吸着,抬头看着天,以求让自己的内心平静。
可是,这一幕如跗骨之蛆一般,深深烙印在他眼中,根本平静不下来。
“愚昧!无知!生于乱世!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他忍不住发出怒斥。
汉朝。
汉武帝刘彻,甚至深深闭上了眼睛,感到有些累乏。
“这就是变法下的时代,这就是变法时代下的人,来自腐败之国,最底层的悲哀!”
他叹息。
画面一转,谭嗣同死后,这些民众一股脑儿冲上去,抢夺第一口热血,抹上馒头,再带回家。
这样是用来治疗痨病的良药。
画面特写完,才归于黑暗。
各朝皇帝、文臣武将、诗人圣贤都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看着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朝代,人群,是何等的愚昧?
这一幕,也和谭嗣同行刑前,说得那句‘来世扔为谭复生,我以我血醒苍生’相交辉映,更显得苍凉。
天空中,文字盘点继续。
【这便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朝,朝廷没几年好存在了,底下百姓,也如未开化的蛮夷一般。】
【戊戌变法从未拯救这个国家的国民,国民需要自救。】
看着天空上的这段文字,北宋,范仲淹猛灌了一口酒。
这位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学家、诗人,也茫然了。
“同为文人墨客,我与之相比,是弱者。”
范仲淹自语道。
因为同为心系百姓,心系国家,谭嗣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以死明志,而他,做不到这一步。
故此自责,胆小!怯懦!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连清朝最后一批拯救者都失败了,还有什么,能拯救这个国家呢?
文字继续。
【慈禧重掌朝政后,清廷恢复了过去的制度,她认为清朝能这样苟延残喘下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是请记住,这是最后的时光了,重大的历史改革,将冲垮这个最后的朝代。】
【无论是洋务运动,甲午海战,还是戊戌变法,这些都是星星之火,没人可以挡住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于是,新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