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不止众朝皇帝,还有很多圣贤诗人,此刻也是肃然起敬。
山河无恙,英雄永存。
盛唐,边塞。
王昌龄立于边塞城墙之上,目光深邃,望着天墓中的一座座墓碑。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他吟诗,以诗敬之。
又取来一碗酒,尽数倾倒于城墙之下。
“敬你们!!”
南宋,岳飞抗金。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画面咏流传,岳飞杀敌更猛。
岳家军各个像是打了鸡血似的,全部杀红了眼。
另一边,明清之际。
大明之末,清朝之初。
少年英雄夏完淳,一辈子都在抗清。
同为抗清,夏完淳于狱中看完这一幕,眼里满是愤慨。
“中原乃汉人江山,岂由满人做主,存在二百余年,该亡了!”
这一刻,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夏允彝,以及老师陈子龙,他们的眼泪只为山河而流。
大明的天地已经越来越狭窄,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至,但是,此刻他看到的,是中华的天地越来越宽。
这位十七岁的少年,放声大笑起来。
“等我魂魄归来,要在灵旗下看到故国山河恢复之伟业!父亲,老师,我该上路了!”
……
随后,新的画面浮现。
广州起义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战死的消息传回香江。
孙先生悲愤欲绝:“吾党精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
这次起义失败,可和之前几次不一样。
这一次,牺牲的可全都是盟中精英,其中不乏海外留学生、教师、记者。
他们还很年轻,三十不到,却在最具韶华的时间,选择怒血绽放。
孙先生怒吼:“用几百人打几万人,烈士们明知后果,但是还是要去做,这是以身殉国,来唤醒四万万人们!”
这一刻,孙先生的眼神变了,他不再迷茫。
他将手放于胸膛,感受着心脏跳动传来的炙热温度,他明白。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活着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中华的事。”
“革命必须继续,无论何种代价,革命都必须成功!否则对不起死去的先烈!”
孙先生强忍着泪水,提笔写下四个大字——天下为公!
天空中,文字浮现。
【五百门客听闻田横身亡,全部拔剑自刎;当屈原眼见大厦将倾,抱石自沉汨罗江;当陆秀夫眼看兵败,背负幼帝跳海自杀,南宋十万军民悍然追随,投海相随……】
【这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读书人傲气,这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浩然之气;这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迈之气。】
【这般气节,举国蔓延,何愁新国不立?】
南宋,大海磅礴。
彼时的陆秀夫,已经赶走了自己的妻儿。
他的身上,背着卫王,正欲跳海。
然而,看着天空上的这行字,他双目湿润了。
“陆某从未想过,后世竟也有如此气节之人。”
“更没想到,陆某的行为影响着后世。”
话落,他看着海上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之间不能相辨,毅然决然闭上眼睛,背着卫王跳入海中。
冰冷的海水刺破皮肤,迎接他的,是看不见的深渊。
在下沉之时,陆秀夫尽全力睁开眼睛,隔着波涛汹涌的海面,想最后看一眼那金灿灿的文字与画面。
“后世之人,很好。”
另一个时空。
彼时,清朝才刚刚成立,踩着大明的尸骸入关。
皇太极正在处理朝政,窗外的文字、画面,他看也不看一眼。
“妖言惑众。”
皇太极冷笑一声。
他认为浮现在天空中的画面与文字,是有人在妖言惑众,意图颠覆他大清王朝。
“大清不可能败,更不可能亡。”
“革命者们,哪怕你们成功了,属于你们自己的国家也不可能建立。”
“因为你们不止内乱,更有虎视眈眈的外邦,又要如何抵挡?”
可是,天空中文字继续浮现。
【广洲起义虽失败,却也加速了风暴的来袭,席卷全国的大波澜,就快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