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看破(上)
幽暗的地底世界里,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腐败气息。穿过狭长的甬道,看见了一堆白骨,白骨前坐着一个红衣女子。女子从那堆骨头里挑出一根,依据大小判断应是成年男子的腿骨。
腿骨长得不错,起码入了那名红衣女子的眼。拿出砂纸细细打磨,待将其打磨到满意的程度时,方才停手,抬起眼来:“用它做个鼓槌如何?”
透过红衣女子的眼,崔婉莹看到了一股寒戾之气。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红衣女子把玩着鼓槌,声音冷得让人心生颤抖。
崔婉莹低头,小声道:“奴婢觉得旁边那根更好,骨架大,更适合做鼓槌。”
红衣女子笑了,笑声诡谲而冷厉,“眼光不错,这具骨架属于魏克然魏将军。盛启四年,他因妻儿之死背叛大晋,带两千精兵投靠北狄。一年后,在他的协助下,我们坑杀了江家军数万人。用大晋的人杀大晋的人,母后的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然母后还是心慈手软了,她竟然留下了魏克然这个活口,让假江凛的秘密被人知晓。”
红衣女子将那副还算完整的骨架拎出来。
“若不是他,我们怎会受制于大晋的太后与国舅?若不是他,我们的药人早就拿下了大晋的都城,将这万里河山变成我们北狄的附属地。”
“是公主杀了他?”
“是他自己杀了自己,本公主只是好心地告诉了他一个秘密。”红衣女子将腿骨掰下来:“他的妻儿是被他最信任的部下杀的,而他的那个部下是北狄人。”
“公主的攻心之计果然高明。”崔婉莹低语:“若是没有公主,我崔家也不可能在西北立足。”
“知道就好。”红衣女子磨着新的腿骨:“京中情况如何?长宁王跟他的那位王妃应该出城了吧?
黑暗中,崔婉莹深吸一口气,“与公主说的一样,王爷去了西北,江清蓠在追查奴婢的行踪。奴婢已依着公主的吩咐为她留下线索。公主打算在何处动手?”
“看本公主的心情。”红衣女子将腿骨丢给崔婉莹:“沈崇明,江清蓠,枉你们自诩聪明还不是被本公主耍得滴溜溜转。什么太后,什么国舅,依靠的都是我们北狄的力量,名单上的那些人都是我们抛出去的诱饵,待他们将那些人除掉,我们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大晋。”
尖锐的笑声在幽暗的地下宫殿里徘徊不去,笑声凛冽,令人心颤。
与此同时,前往西北的沈崇明接到了李薄传来的八百里加急——在西北活动的并非崔家人,而是假扮成崔家人的北狄探子。其目的是为了诱导沈崇明前往西北。信的最后,李薄用朱笔写着:名单有诈,尽快与安儿汇合。
与此同时,周予安与研书刚刚结束了一场山中恶斗。那帮人有备而来,足足缠了他们两个时辰,待将最后一人斩杀时,周予安力竭,研书被砍了两道,虽不致命,却无法继续前行。
从侧翻的马车上找到金疮药,为其包扎后两人相对而坐。过了会儿,还是研书先开了口:“属下觉得此事颇有些蹊跷,好像从我们进山的那一刻起就被他们装进了口袋里。看似劫匪,用的却不是江湖路数,一招一式,都像是在沙场上真刀真枪练出来的。”
“他们不是大晋人。”周予安扶着树站起来,当着研书的面剥掉一名山匪的上衣。在山匪的后背上有一块凸起的皮肤,用簪子将皮肤挑开看到一个暗青色的图腾,这个图腾属于北狄人。
研书跟着站起:“真想不到,北狄人竟已潜藏至此。”
周予安看了眼天色:“时辰不早了,得尽快想办法离开这里。”
研书颔首,找了跟木棍当拐杖,一瘸一拐地走着:“钱塘县在山的北边,山匪也是从北边来的,车夫逃向的是南边,那边是宜兰县。宜兰县令与王爷有些交情,我们可以先去宜兰县求助,顺便调查一下这些山匪的来路。”
“他们想要我们去的就是宜兰县。”周予安扶住研书:“还记得在茶寮里碰见的那些人吗?跟这些突然出现的山匪一样,他们也是北狄人。北狄人的鞋子与我们不一样,鞋底较厚,且鞋帮上会绣有驱邪避凶的花纹。”
“夫人早就发现了?”
“不早,遇到这帮劫匪才证实。”周予安辨认了下方向:“他们在茶寮里聊天时说的是钱塘话加官话,起初我没有怀疑。钱塘县富庶,南来北往的生意人不少,有北狄人不足为奇。现在想想,他们在茶寮里说的那些话是故意说给我们听的。”
“那个无缘无故失踪的钱塘县令卢志安?”
“失踪的